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传统金融理论牢牢占据主流金融理论地位。80年代后金融市场出现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行为金融理论应运而生。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存在行为认知偏差,他们不是“理性人”而是“正常人”,由于心理偏差的存在投资者会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投资者情绪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分支,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以行为金融为理论基础,探讨我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关系。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取适合度量我国投资者情绪的代理源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并剔除了宏观因素影响。继而以该综合指数代理情绪探讨我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探讨投资者总体情绪状态和差异情绪(悲观和乐观)对沪深A股和创业板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不同行业收益率的影响差异性,构建了单因素回归模型和加入控制变量FAMA三因子的多因素回归模型,对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波动率影响时,考虑到非对称影响的存在,本文采用了非对称GARCH模型来探讨投资者情绪正负方向变化对沪深A股、创业板股票波动率以及行业收益率波动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一方面证实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收益率独立系统性因子,投资者情绪与沪深A股和创业板市场股票收益率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对股票收益率具有非对称影响,其中沪深A股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均表现出对投资者乐观情绪变化较敏感,各行业收益率受情绪影响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单因素模型。投资者情绪正向变化和负向变化对沪深A股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股票波动率表现出了相同的非对称性影响,正向的情绪变化增强股票收益率波动,而负向的情绪变化对股票收益率波动影响不显著。各行业收益率波动受情绪变化影响较显著,并且各行业收益率的波动受情绪正向变化和负向变化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和非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