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干扰前后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z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伐是林业生产和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当地和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土壤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和功能对土壤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大影响,其群落特征常作为土壤肥力的重要生物学指标。本文研究了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采伐干扰前和采伐干扰后土壤动物的区系组成、优势类群、季节动态、剖面分布变化等生态学特征,并分析了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大型土壤动物采用野外手捡法,中小型干生、湿生土壤动物采用干湿漏斗分离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研究采伐干扰前后四季共获大中小型土壤动物16571头(不包括原生动物),分属6门14纲30目。其中,采伐干扰前样地1和样地2分别获土壤动物4168头和4784头,较采伐干扰后分别多355头和978头。(2)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中采伐干扰前后土壤动物均以杂食性种团为主,其采伐前个体数为6899头,较采伐干扰后多1183头;腐食性种团数量仅次于杂食性种团,采伐前个体数为1456头,较采伐干扰后多371头;采伐干扰前其余同功能种团个体数合计为504头,较采伐干扰后减少了311头。(3)采伐干扰前土壤动物总个体数均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而采伐干扰后土壤动物总个体数均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采伐干扰影响了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季节动态,而对类群数的影响可能有滞后效应。(4)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采伐前和采伐后均有相同的季节变化趋势,采伐干扰后各季节均匀性指数J均较采伐干扰前低。采伐干扰前后密度-类群指数DG均呈相反的季节变化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C随采伐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5)采伐干扰前枯落物层、5~10 cm、10~15 cm土层四季平均土壤动物密度均较采伐干扰后高,而0~5 cm土层土壤动物密度较采伐后低。采伐干扰前枯落物层干生土壤动物密度各季节均高于采伐干扰后(除冬季外),0~5 cm干生土壤动物密度各季节均高于采伐干扰后(除夏季外),5~10 cm干生土壤动物密度各季节均低于采伐干扰后(除夏季外),10~15 cm干生土壤动物密度各季节均高于采伐干扰后。采伐干扰前湿生土壤动物0~5 cm(除春季和夏季外)、5~10 cm(除春季外)、10~15 cm(除春季外)土层各季节均高于采伐后。(6)采伐干扰前各季节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高于采伐干扰后(除冬季外),而类群数低于采伐后(除春季外),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采伐干扰前最低值出现在春季,最高值出现在秋季,而采伐干扰后最低值出现在夏季,最高值出现在冬季。(7)采伐干扰后,有16个类群个体数上升,其中弹尾目上升幅度最大,其个体数增加占总增加数的70.85%,采伐干扰后,半翅目、腹足纲、缓步动物门、猛水蚤目和少足纲等5个类群消失,其个体数减少占总减少数的0.19%。有13个类群个体数下降,蜱螨目减少幅度最大,其减少个体数占总减少数的79.98%。(8)采伐前除土壤线虫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外,土壤动物总数、蜱螨目和弹尾目均与之呈正相关;各项均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采伐后各项均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除土壤线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外,其余各项均呈负相关。(9)本研究显示,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个体数随采伐干扰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其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波动较大,表明巨桉人工林为栖息在其系统内的土壤动物提供了必要场所和食物源,是保持系统内土壤动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仅开展了采伐干扰后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的初期调查,采伐干扰对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演替发展的持续性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肖坑具有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典型森林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采用根钻土芯法和内生长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细根生物量的分布状况、不同年龄林
【摘 要】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教材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美育教学 渗透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教材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将知识目标与发展目标的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在“知识技能,英语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学习心态、学习策略等而打破“以科目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的品味。  【关键词】三位一体 小学英语教学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家长、社会、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试题练习成为了主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原产我国的特有名贵花卉,誉称“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但自然条件下花期较短(约10天)且集中于4月份,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赏花需求,如何采取人
随着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的发展,对汽车车身的制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加工车身冲压制件的工艺装备——冲模的制造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采用高精度数控加工技术的前
2004-2005年在西鄂尔多斯地区,选择巢室数〉300的沙漠石蜂Megachile(Chalicodoma)desertorum Morawitz巢区,通过标记巢室和雌蜂,在整个成蜂活动期连续对沙漠石蜂的筑巢习性和行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小学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开端,是学生后续教育的基础,所以小学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本文就“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创设竞争情境,语文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分组
【摘 要】情境构建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教学作用,对此展开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将情景构建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方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情景构建对小学语文教学所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阐述了具体的实现措施,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构建 积极作用 途径方法  情景构建就是依照某一固定的主题进行相关情景的构建创设,这一创建出来的情景可
【摘 要】语文从古至今都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朗读是最普遍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生活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常会安排大量时间去进行朗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朗读教学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今天,教学方法日趋现代化。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也成了大家争先讨论的问题。究竟何为有效教学?想做到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进步,隋朝就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到了唐朝科举制度开始完善,1977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考试”。现在很多学生都畏惧考试,因为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明明背过,考场上却想不起这题。”考试的关键还是在于命题,当然不是命题简单与困难的比较,主要还是源于命题的精华。考试也是为了检查同学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虽然成绩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