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水源热泵作为可再生地热能的典型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关于地表水源热泵技术的研究主要仍停留在可行性方面的论述,在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比较欠缺。本文以闭式地表水源热泵为研究对象,对地表水水体温度分布,地表水换热器,地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展开研究。   论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自然水体温度分布的特征,分析了影响水体温度的因素,并建立了带负荷情形下沿深度方向的一维稳态水温分布模型,推导水温分布的解析解,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探讨了太阳辐射以及空调负荷对水温分布的影响,为确定水源热泵源侧的换热设计条件提供了依据。   建立了在无限大水体中水平换热管管外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管外自然对流换热过程,得出了管外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确定了在不同环境水温条件下的管外温度场的影响边界。研究表明,单根换热管在水体中的影响范围较小,可按单管换热模式进行源测换热器的设计。   建立了包括热泵机组、闭式地表水换热器以及负荷模型在内的闭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数学模型,开发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的模拟软件,并对一实际工程进行了模拟与实测的对比分析。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地表水水温及地表水换热器结构参数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这些因素对机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水水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大,随着地表水水温的降低,机组制冷系数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在煤矿环境与荷载的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劣化,部分结构构件损伤严重。为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基于煤矿环境模拟,在本课题前期研究成果的
硫酸盐侵蚀造成的劣化破坏是水泥基材料最为广泛和普遍的耐久性问题之一。这是由于硫酸盐一旦侵蚀渗入至水泥基材料中,就会与水泥基材料中的水化产物发生反应,造成水泥基材料
水中悬浮隧道是一种能够跨越江河湖泊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它是安置在水面一定深度以下,受到重力和水的浮力,依靠支撑系统达到悬浮在水中的目的。由于水中悬浮隧道安置在水面
爆破方法开挖岩质深基坑已在交通、水利水电和国防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爆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地震效应对开挖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问题一直受到岩土工程界和工程爆破界的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预应力管桩)是近年来在桩基工程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新桩型,目前在工程中如何确定预应力管桩单桩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基于对预应
建筑结构在施工期通常由混凝土结构和模板支撑共同组成的临时模板支撑体系承担新浇筑楼层的自重和施工活荷载,然后将荷载传递给先前浇筑好的与模板支撑相连的数层楼板上。由于
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得热是形成建筑能耗的主要原因,遮阳技术的应用对调控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建筑遮阳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
风致振动是一个影响高耸结构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的重要问题,虽然在风振作用下的振幅比一般地震荷载作用振幅小,但相比于地震荷载其作用频率却要高很多。虽然风振无法避免,但
圆钢管相贯节点的主管径向刚度明显小于支管的轴向刚度,在承受支管轴向力作用时容易在节点区域发生破坏,且焊缝附近区域由于刚度变化等因素造成应力集中现象,使节点过早进入屈服
近年来,地震的频发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作为连接交通的重要枢纽,其抗震性能受剑广大设计者们的关注。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的振动控制研究尚不够深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