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是一项前沿性的课题,而目前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成果相对来说呈现散、少等特点。尤其在我国进入新时期后,社会的巨大变化也给人们尤其大学生带来了思想方面的深刻变动,在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方面也出现很多新的特点和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扩大和巩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事关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本文以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质为基础,从大学生个人和社会两个维度,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全面研究,系统的归纳和分析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的表现及原因,围绕如何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这一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拓展性,而且对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主题,共分三个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概述。这是本文的逻辑起点,首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做出界定,阐述了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质即价值认同,重点从大学生个人的角度和社会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机制即内在作用机制和外在作用机制,同时归纳性的提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意义。第二部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表现及原因。这部分梳理和分析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表现:概念化认同;教条化认同;书本化认同;功利化认同;反向认同。弱化原因:来自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大学生生活脱离的影响;来自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来自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来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来自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干扰等。第三部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路径。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主要是通过构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机制体系,加强大学生生活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紧密度,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与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统一,注重网络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