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O2/AC脱除模拟烟气中单质汞及其再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生理毒性和生物积累性,进入大气环境后可随大气循环扩散至全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燃煤汞排放是人类最大的汞排放源,燃煤中的汞在燃烧过程中受热变成汞蒸气进入烟气中,并以单质汞(Hg0)、二价汞(Hg2+)和颗粒态汞(HgP)等形态存在。单质汞(Hgo)易挥发,且不易溶于水,最难被去除。所以,将烟气中单质汞(Hgo)转化为易去除的二价汞(Hg2+),被认为是治理燃煤汞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得到广泛研究,其中固体吸附剂脱汞技术备受关注,本文即对活性焦负载MnO2这一新型固体脱汞吸附剂MnO2/AC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探讨了MnO2/AC的制备方法,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O2/AC,并采用比表面积分析(Brunaner-Emmett-Teller,BET).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等方法对MnO2/AC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各种制备因素对吸附材料的化学物理特性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较大比表面积(185.4-468.7m2/g),负载在吸附剂表面的二氧化锰分散度很好,浸渍法制备的吸附剂上存在多种锰氧化物,沉淀法制备的吸附剂主要以Mn02的形式存在。在固定床反应系统上,研究了活性焦(AC)及负载改性后的MnO2/AC对模拟烟气中单质汞(Hg0)的脱除性能,探讨了不同负载方法、负载量、反应温度以及不同烟气组分等因素对MnO2/AC脱汞性能的影响,结合试验结果初步探讨了MnO2/AC的脱汞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负载MnO2后的吸附剂脱汞效果明显得到提升,相同负载量时,沉淀法比浸渍法制备的吸附剂脱汞效果更好,且采用沉淀法时的最佳负载量是1%。MnO2/AC吸附剂的脱汞性能随着反应温度(80℃-200℃)的升高而提高,说明该吸附剂脱汞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模拟烟气中的SO2抑制汞的吸附,NO对汞的吸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烟气中有O2存在时,SO2和NO均能大大促进单质汞的转化,H20(g)的存在抑制了吸附剂脱汞反应的发生。实验结果分析认为MnO2/AC脱汞遵守Mars-Maessen机理。为了考察吸附剂的循环再生脱汞性能,本研究还探讨了MnO2/AC在N2氛围下的热再生汞脱附溢出规律,并发现MnO2/AC的再生性能与再生温度和再生次数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控制血糖,辛伐他汀进行降血脂,同时予
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选择性催化剂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被认为是最好的烟气脱硝技术,研发具有高活性的低温SCR催化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
概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位置。为了促进中学数学概念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切实搞好新课程数学概念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充分挖掘数学概
目前我国己经成为手机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手机更新换代速度的提高,其淘汰率变得越来越高,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手机,如果这些废旧手机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和利用将对环境造成
<正>中学阶段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可是提起思想品德教育,人们立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非常狭隘局限的观念——认为这只与专门的政治课有关。其实德育的方式多种
目的调查北京市养老机构人力配置及养老服务开展现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自设问卷,对北京市240家养老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人力配置方面,配备医生的占40. 4%
<正>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中央电视台"高端专访"中,就"你感到高兴和忧虑的事情是什么"回答记者时说:我没有感到高兴的事,也不敢高兴,有的只是深深的忧虑,因为俄罗斯人民还不如
为了探究梅花鹿瘤胃内的纤维素降解菌,试验采取梅花鹿瘤胃液进行富集培养,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分离菌株,通过刚果红染色产透明圈进行初筛,结合其纤维素酶测定进
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闻名,影响最广泛的教育体系。音乐教育对幼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智力,而且让幼儿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
意外摔倒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基于可穿戴设备、环境传感器与计算机视觉这三种技术方案,其中计算机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