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训练对学生下肢快速力量训练效果的研究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sky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量素质是竞技运动中的首要素质,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素质之一。当前,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力量训练本质的不断认识,对快速力量训练的研究已成为力量训练的重中之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以增加力量,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法会导致肌肉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何对陈旧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改进?如何在现有力量训练方法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不断寻求和探索发展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理应是体育工作者所特别关注的问题。组合力量训练在不断的实践中已被证实能够比单一力量训练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刘建平等在对田径快速力量四个训练组合的研究一文中提出 “最大负荷+最快速度”组合训练法,这种组合的训练方法取得了更好的训练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下肢快速力量常用的三种组合训练方法。   本文以文献法、访谈法和实验法为研究方法,以长江大学体育学院07级3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身高、体重、年龄和训练年限)分为三组,每组10人。实验A组:“最大力量+速度”组,采用“90[%]负重半蹲+30米加速跑计时+60米放松大步跑”三种手段进行组合;实验B组:“最大力量+小负荷快速蹲跳”组,采用“90[%]负重半蹲+负重35公斤纵跳+不负重的收腹跳” 三种手段进行组合;实验C组:“最大力量+跳跃”组,采用“90[%]负重半蹲+30米单腿跳+10级跨步跳” 三种手段进行组合。在实验前后对立定跳远、30米、原地起跳摸高和助跑五级跨步跳四项运动学指标进行测试。经过为期8周的训练后,运动学指标测试结果显示:立定跳远、30米、原地起跳摸高和助跑五级跨步跳四项运动学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提高的幅度有所区别,最大力量+跳跃组别在各运动指标增量表现上与另外两组有都有显著性差异,最大力量+跳跃组别为三种组合中最优的组合。同时也说明三种组合训练对快速力量不同成分具有特异性作用,提示在快速力量项目训练中,应按照项目特征与专项能力需要选择适宜的训练手段与方法。
其他文献
运动元认知是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费劳威尔(J.H.Flaell,1976)于1976年提出的元认知内涵(具体来说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同时,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士学位论文是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撰写论文而得到科研写作训练,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水平。然而,由于目前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补充,以其健身和教育价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现代社会,由于大学生思想的变化以及新兴运动项目在高校公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递增负荷运动中局部骨骼肌乳酸变化情况,探寻乳酸与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对递增负荷运动中局部骨骼肌乳酸变化趋势提出新思考,并分析其生理机制,为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