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法的轮轨摩擦热响应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w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铁路的高速化和重载化,轮轨工作环境日益恶化,其破坏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本论文根据轮轨间作用特点,从轮轨摩擦热响应的角度对轮轨关系作了研究。具体计算中使用改进的热流有限元分析软件TJ-2D和接触有限元分析软件JCM-2D,两个软件的结合可以用来计算轮轨间由摩擦引起的温度、热应力场分布。 首先,用热流边界条件模拟轮轨接触界面的摩擦热源,考虑轮轨间的非稳态热传导、轮轨自由表面与环境的热对流、热辐射的影响,建立轮轨滚动接触热耦合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计算轮轨滚、滑工况下的摩擦温升;其次,以求得的轮轨温度场结果作为求解轮轨应力场的已知条件,轮载以集中力形式直接加载于轮心处,将摩擦温升引起的热载荷等效为假想体力和热边界面力,施加于相应的单元节点上,建立了轮轨热—机械载荷耦合作用的热弹性平面应力模型,分析热—机械载荷作用下的轮轨应力场。热弹性平面应力模型中的轮轨接触载荷可以根据二维Hertz接触理论确定,也可使用接触单元法来求解。 使用上述模型,本文着重分析了滚、滑动工况下轮轨摩擦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特点;滑动工况下材料磨损、滑动速度等因素对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滚动工况下轮重、蠕滑率以及摩擦系数等因素对温度场的影响以及滚动速度对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接触表面不平顺对滚、滑工况下温度场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在滚、滑动工况中,轮轨摩擦热响应主要分布在接触表面大约2mm的深度范围以内,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影响越来越小;2)接触表面以下存在一个区域,其等效应力水平因热载荷的存在而减小,其分布深度随着热传导的进行不断增加;3)材料的磨损,即接触斑的不断扩大,对磨损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有较大影响,但对最终车轮稳态时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影响很小;4)表面不平顺使得接触表面的温度分布出现振荡,从而使材料的局部工作环境较光滑表面时更加恶化;5)滚动工况下,摩擦热响应随着纵向载荷、蠕滑率以及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6)轮轨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越大,其热响应就越大。
其他文献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新华社关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报道中总结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改革的新特点,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完善,更加强调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二是开放倒逼改革,改革的紧迫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三是以利益的全面调整为重点,改革的难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在很
桥梁混凝土铺装层损坏的现象在国内外都比较严重,许多新桥在通车后不久就因混凝土铺装层的破坏而使桥面出现了裂缝或坑槽,给交通和桥梁自身带来了诸多的不良影响,造成了重大的经
电商销售对于一个服装公司而言等于是快速渗透和覆盖了更广的销售市场,且在营业周期以及销售地域上也规避了实体店所不能媲美的资源价值.电商对于企业所贡献的价值而言,更多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发展过程中的城市问题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大型危机、复合型危机以功能多样化、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为载体,导致突发事件频频爆发。应急疏
车站(特别是技术站)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基层生产单位,集中着大量的技术设备,配备着众多的职工,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量大幅增长,对车站提出了更高
网络控制系统(NCS)与传统点对点结构的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信息资源能够共享、连线少、系统易于扩展和维护、可靠性和灵活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时延、丢包、多包传输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