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毒检测的研究及其试剂盒的开发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i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是严重危害中国马铃薯生产的四种RNA病毒.目前,在马铃薯病毒检测中普遍采用的ELISA法复杂费时,灵敏度低,成本高.有文献报道,可使用传统的RT-PCR方法对马铃薯的叶片和块茎进行病毒检测,但由于操作复杂且成本高,不能满足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该实验简化了马铃薯茎和叶片组织的RNA提取方法并摸索出一步法RT-PCR(One-tube RT-PCR)反应体系,从而建立起一套简便有效的马铃薯病毒检测体系.依据上述四种马铃薯病毒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引物,采用新建立的检测体系对染病的马铃薯进行病毒检测,得到与预期相一致的特异扩增片段.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病毒序列中相应的核酸序列基本一致,同源性均达到96﹪以上.另外,还利用此检测体系对经浓度梯度稀释的病毒核酸进行检测,以对反应的灵敏度做出初步分析;并用DAS-ELISA法设计实验,将检测结果与该实验所建立的病毒检测体系的检测结果相对照,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这些结果都表明,改进后的马铃薯病毒检测体系具有快速、可靠、简便等优点,同时这些工作也为马铃薯块茎的病毒检测等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该实验又尝试应用一步法多重RT-PCR同时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也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为了实现对病毒的定量,该实验又采用了TaqMan实时定量PCR来研究样品中病毒的含量,并将定量检测的结果与通过浓度梯度稀释进行半定量得到的结果对比,一致性良好.这部分工作也为今后对病毒进行定量研究开辟了道路.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天线已成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瓶颈。尤其是对于无线网络组网和广播信号收发系统而言,全向圆极化天线已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关键。本文基于同轴波导结构和正
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是NO3-同化步骤中的第一个酶,也是整个同化过程的限速酶,在植物氮素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植物吸收利用环境中的NO3-,需经过两个同化反应步骤:首先由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把NO3-还原为亚硝态氮(NO2-),然后再由亚硝酸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 NiR)把NO2-还原为NH4+,才能进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微波滤波器作为雷达通信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微波器件之一,在滤波器的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优良的特性和它的尺寸以及代价。传统的滤波器设计都是基于低损耗甚至是无耗的情况下,这种
本论文分两部分。首先,对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及其近缘种的相关研究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综述。分别从滇山茶的栽培历史,系统位置,分类学现状、地理分布、主要
涡旋无线电波即携带轨道角动量的电磁波。理论上,轨道角动量有无限多个正交的模式,可以利用这些模式传输相互独立的信号,从而在有限的频带内提升无线通信的速率,缓解无线频谱资源
变锥形特殊管道在能源、航天、国防等诸多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其静态参数的高精度检测是变锥形特殊管道设计、研究和使用过程中一个必需且重要的技术环节。作者在对现有的变
空间光通信由于其高容量、高速率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光学编码技术也成为光通信中相当活跃的研究内容之一,目前在通信链路中通过对光强、频率或者偏振进行高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