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病因亚型的相关性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病因亚型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OPG基因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损伤程度及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376例,并按照TOAST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和小动脉闭塞型(Small lacunar,SAO)两组。与单纯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2例及同期健康对照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LAA组分别按照脑动脉狭窄血管支数或分布情况分为不同亚组。选择OPG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2073617、rs3134069、rs3102735),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PCR-RFLP)检测OPG基因多态性。结果:所检OPG基因三个SNPs中,rs3102735在LAA组中C等位基因及其对应的基因型CC/C T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SAO组、A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它两个位点rs2073617、rs3134069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位点在LAA组各亚组中的分布也未见明显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发现C-C-T单倍型在LAA组和SAO组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A-C在LAA组中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C-C单倍型在SAO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单倍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山东地区汉族人群中,OPG基因多态性与IS,尤其是LAA型脑梗死相关,但未发现OPG基因多态性与AS病变的血管损害程度及部位有关。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目的:为了寻找可靠的生物标记来预测放疗(化疗)对正常组织损伤的风险,我们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风险
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以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肺部循环阻力发生持续性上升,继而导致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