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试析蒋韵小说中古典与浪漫女性的悲剧命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xcv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女作家蒋韵是当代文坛上一个卓而不群的存在,她在时代的聚光灯之外,却笔耕不辍地在三十年间发表了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与她不斐的创作业绩和丰厚的作品内蕴相比,公开发表的研究蒋韵作品的学术论文却只有五十多篇,且研究焦点多集中于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方面,其他许多领域都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和开发,这不能不说是批评界的一种损失和遗憾。 本论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蒋韵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类女性人物——古典女性与浪漫女性的悲剧命运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异命运模式,来体味在同一命运模式中,两类女性所表现出的不同生命景观,并由此细细领会蒋韵通过书写美好女子的命运悲剧来表达自己对世界人生的悲观理解的艺术方式,以及通过讴歌女子的美好天性与精神品格,来寄托自己的人性理想与精神追求的创作意图。 具体地来说,本论文共由三大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以“葬花吟”为正标题的原因,论文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的小说文本以及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结合蒋韵的家族史与阅读史说明她以20世纪上半叶战争语境为时代背景的小说创作成功的原因,揭示出她反映此一阶段历史的独特艺术方式,概括出古典与浪漫女性在这一历史时期所遭遇的共同命运模式,即战争、政治、封建男权文化以及爱情际遇等共同作用,导致了女子们纷纷赴死,最后笔者又结合文本细读,分析了两类女性在同一命运模式下不同的生命景观。 第二章笔者结合蒋韵的个人成长经历,揭示出她频频地以文革作为其小说大背景的原因,并从文革指导思想及革命专制文化、分散的政治与社会力量及人性之恶等方面来综合分析文革时期两类女性所共有的命运模式,在此基础上体味在相同的历史处境中古典、自由浪漫的女性与革命浪漫女性截然不同的生命景观。 第三章,笔者首先说明蒋韵较少把新时期作为她小说时代背景的原因,并概述在仅有的几部小说中两类女性所遭遇的共同命运模式,然后分别以两部小说为例,分析当代的古典女性与浪漫主义者不同的生命形态,由此揭示出蒋韵作品的思想走向开阔的主题。 结语部分,笔者指出,蒋韵悲观主义的世界观与人性观是她小说中呈现出落红满地的生命场景的根本原因,而她本人古典又兼浪漫的个性气质以及对于中外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偏爱,是其作品中持续以古典与浪漫女性作为小说主要主人公的原因。 最后,笔者对古典与浪漫女性在当代文学史人物形象长廊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指出其价值不可替代。
其他文献
周作人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理论家。他提出了“人的文学”这个口号,重新确立了“人”在文学中的地位,重估人的价值,为“五四”新文学创造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他受到中西
学位
本文对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出的纳米硼酸镧、纳米硼酸铈、纳米硼酸镍及纳米硼酸铜四种粒子 ,进行了常规的摩擦学性能评定 ,并与市售的商品ZDDP进行了对比 ,表明其性
本文主要依据《说文解字义证》对桂馥的“俗字”观念进行辨析。讨论了与此相关的《说文解字义证》的性质、桂馥的“本字”观念、“俗字”形与音的关系、“俗字”形与义的关系
在当代众多的作家中,路遥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①12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心在文学的道路上艰苦地泅渡。在西风渐进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学也进行着她自
学位
外加电场可以显著改变铁磁流体的摩擦系数,本文利用销-盘试验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电场作用前后BH-1铁磁液体的摩擦系数相对变化率与电流强度关系密切,而对法向载荷、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剧烈变动,以及都市化的蓬勃发展,吸引着众多作家眼球,触动着他们创作灵感,因而在创作上涌现出大量以都市为焦点的文学作
学位
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后,教育事业基本上用阿拉伯语进行。维吾尔人中培养出大批学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文人。随着大量宗教术语的借入,为了表达关于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的专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