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D阀片在多波形多脉冲电流下的耐受特性及损伤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nfe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于低压配电系统高暴露点防雷保护的I级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承担着泄放雷电流的主要任务,其中限压型SPD的限压元件是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阀片(Metal-Oxide Varistor,MOV)。现行标准规定的单脉冲试验电流与单波形多脉冲电流都无法模拟往往包含多种电流成分多个脉冲的实际雷电流,现有脉冲电流试验方法是否足以达到测试这种SPD的效果仍值得研究。为了降低高暴露点SPD的故障概率、提升SPD的耐雷性能,有必要系统地研究I级SPD在更接近实际雷电流的脉冲电流作用下的耐受特性和损伤机理。本文采用多波形多脉冲电流(Multi-Waveform Multi-Pulse Currents,MWMPC)来模拟真实雷电流,开展I级SPD阀片在MWMPC下的耐受试验和动作负载试验,并分析了其耐受特性、动作负载特性及其在MWMPC下的损坏形式、微观特征和损伤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结论如下:(1)考虑常见的雷电流成分,研究了SPD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问题——配置和级联配合问题。分析了不同冲击电流下考虑MOV动态特性时,各种MOV仿真模型估算残压和吸收能量的准确性,并提出SPD仿真模型的选取建议。研究了考虑多种雷电流成分的SPD配置和级联配合效果,提出了SPD优化配置的方式并进行试验验证。澄清了各种MOV仿真模型的优缺点,得出非线性电阻模型对低压SPD的吸收能量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而IEEE动态模型则具有较高的残压预测准确性。在多级SPD的配置方式上,推荐一级SPD限制电压略高于二级SPD的级联组合作为低压配电系统SPD优化配置的方式。(2)采用以“10/350μs冲击电流+2ms方波电流+1μs陡波冲击电流+1μs陡波冲击电流”组成的MWMPC来模拟雷电流。参考现有标准试验方法,提出了对I级SPD阀片的MWMPC耐受试验方案和多波形多脉冲动作负载试验(Multi-waveform multi-pulse Operating Duty Test,MODT)方法,并分析确定了通过试验的判据。(3)对不同制造商、类型和涂层的I级SPD阀片进行MWMPC耐受试验,研究了不同冲击电流幅值、多脉冲时序和时间间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了I级SPD阀片在MWMPC下耐受性能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得到MWMPC和单脉冲电流对SPD阀片作用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MWMPC下,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高的阀片的耐受性能比Uc低的阀片好。与回击间持续电流出现在首次回击和第一个后续回击之间相比,当回击间持续电流出现在后续回击之间时SPD阀片更容易损坏。在MWMPC下带涂层的阀片的耐受性能不如裸片好。(4)为研究工作状态下SPD阀片遭受MWMPC时的耐受特性,进行了SPD阀片的MODT试验,并对比了MODT试验结果和同等条件但未加工频电压情况下的试验结果,认识到工频续流对阀片在MWMPC下的作用效果。将MODT试验结果和标准动作负载试验(Operating Duty Test,ODT)结果也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不同电流特征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ODT试验中,当回击间持续电流出现在后续回击电流之间时,SPD阀片的损坏也更严重。阀片在MODT试验后直流参考电压的降低比在同等条件但未加工频电压试验后的降低幅度更大,比在未加工频电压的试验下更容易损坏。MODT比ODT对SPD阀片的电气和物理性能都有更强的劣化作用。(5)通过目测检查、微观结构观察、元素检测和物相分析研究了SPD阀片在各种MWMPC试验后的损坏形式和损伤机理,解释了损坏阀片各种微观特征的形成原因。发现SPD阀片在MWMPC试验后损坏的形式除了涂层裂缝和穿孔等已知损坏形式以外,还有一种新的损坏形式——裂面上可见穿孔痕迹的炸裂损坏。对于穿孔损坏的阀片,其穿孔内表面晶粒细化,富铋(Bi)的晶界层变厚并包围在晶粒表面。对于裂面上可见穿孔痕迹的炸裂损坏的阀片,其炸裂缺口处也出现晶粒细化。涂层裂缝损坏是由于涂层内的电极片和Zn O烧结体之间发生闪络导致阀片涂层开裂。阀片穿孔是阀片微观结构不均匀使得电流分布不均匀导致的。穿孔损坏的阀片富Bi晶界层变厚并包围在晶粒表面的原因是固溶在Zn O晶粒中的Bi析出使得富Bi相增多,润湿晶粒表面并分隔晶粒造成的。裂面上可见穿孔痕迹的炸裂损坏是由于MWMPC中既有大能量冲击电流成分又有高陡度电流成分,焦耳热和热应力的联合作用使阀片发生了穿孔且炸裂。穿孔内表面或炸裂缺口处晶粒细化是由于阀片穿孔或炸裂的瞬间材料过冷度很大造成的。本文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结论可为低压配电系统中的SPD级联配置提供优化建议;设计的MWMPC试验方案可为拓展I级SPD试验技术提供参考,特别用在测试位于高暴露点、可能遭受直击雷危害的SPD产品;得到的MWMPC试验结果、故障阀片的微观特征和损伤机制分析,为提升MOV的耐雷性能、制造工艺、以及材料配方优化提供了研究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Osimertinib,AZD9291或TAGRISSO)获得性耐药的出现,是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NSCLC(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不可避免的巨大挑战。ACK1(Activated Cdc42-associated k
学位
金属与合金(以下简称“金属”)材料是电力、油罐、飞机等系统中使用的基础材料,其遭受雷电冲击易引起巨大灾难和经济损失,试验研究是雷电流金属损伤研究的主要手段。70%的地面落雷过程具有多重性,各雷电流分量具有差异明显的参数特点,造成金属的损伤机理和损伤特性差别较大,结合实际雷电流特性研究金属的损伤机理和损伤特性是雷电防护的基础。本研究借助研制的多波形多脉冲实际雷电流模拟试验设备开展试验,讨论雷电流金属
学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材料可调、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转化效率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其最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已突破23%,显示出巨大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在常规的钙钛矿电池结构中,常用金属氧化物作为电荷传输材料来完成光生载流子的收集和输运,然而在制备金属氧化物电荷传输层过程中多需要高温烧结,但高温烧结过程则会破坏柔性衬底,这就限制了其在柔性器件的应用。虽然全低温法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学位
铸造Al-Si-Cu-Ni-Mg系活塞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铸造性能优异和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在发动机活塞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提高活塞铝合金的高温性能是提升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关键技术途径。因此,亟待开发出新型高强耐热铝合金活塞材料,使其高温性能满足300-400℃的工况要求。本文选取商用Al-12Si-4Cu-2Ni-0.8Mg
学位
目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 NP)患者鼻息肉组织中B细胞和白三烯在其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据报道,Hrd1在风湿性关节炎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组近期证实其可以通过调控小鼠B细胞免疫,抑制B细胞凋亡以促进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鼻息肉组织中Hrd1与B细胞以及白三烯受体GPR17在其致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材料与方法:分别从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视神经减压患者获取鼻黏膜和外
学位
研究一:高危孤独症谱系障碍专病队列的建设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专病队列的建设尤其是高危ASD前瞻性队列的建设是研究ASD病理生理机制、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方法,但目前我国ASD研究起步较晚,ASD专病队列尚未建立。因此,在本研究中将构建高危ASD专病队列以及专病队列电子随访系统。方法:建立包含ASD超早期干预随访队列和ASD同
学位
有机紫外防晒剂被广泛地添加在个人护理品中,用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随着其生产量和使用量的逐年增加,有机紫外防晒剂被源源不断地排入环境中,成为一类典型的新兴污染物。有机紫外防晒剂所引起的“假性持久性污染”以及生态风险,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关注。目前,关于有机紫外防晒剂的毒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水生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以及对无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毒性。然而,关于环境中有机紫外防晒剂对人体健康影
学位
目的二尖瓣环心房扑动(peri-mitral atrial flutters,PMAFLs)常见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导管消融术后、心脏外科手术后及心房自发疤痕化(spontaneous atrial scarring)等。PMAFLs通常具有特征性的体表心电图扑动(flutter,F)波形态,但这种F波形态的决定因素并不清楚。我们拟利用高密度标测(highre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转运RNA片段及转运RNA半体的表达情况,以及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代谢组学的研究,探索二者在糖尿病眼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方法(1)提取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RNA,预处理后上样t RF&ti RNA PCR Array,检测转运RNA片段(t RNAderived RNA Fragments,t RFs)以及转运RNA半体
学位
目的:胃癌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疾病,是第五大最常见的被诊断的恶性疾病,并且是世界癌症死亡的第三大最常见原因,在高风险的亚洲地区的发病率很高。由于胃癌经常在晚期阶段被诊断,所以胃癌相关的死亡率较高。晚期胃癌均以广泛的形态学多样性为特征,按照组织学分型中,胃腺癌是最多见的一种组织病理学分型。近年来,研究者试图将分子特征与组织学表型及临床特征联系在一起,之前的一些研究显示LncRNAs在胃癌的生物学中具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