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对BTX-A(Botulinum Toxin Type A,A型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从而进一步明确该药物在慢性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符合2013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慢性偏头痛诊断标准(ICHD-3β版)且同意应用BTX-A进行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例患者给予BTX-A治疗,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随访记录各时段(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各项观察指标的结果与评分,包括每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的程度、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评分)、头痛强度(偏头痛计分法)、头痛发作时的伴随症状、急性期用药人数及服用止痛药物的数量、各等级头痛人数及疗效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来评价该药物的安全性。结果:通过研究显示:1.治疗前后,每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VAS评分、头痛强度及急性期服用止痛药物的数量: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表明这些指标在治疗后各时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急性期用药人数治疗前后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2.各指标在治疗后各时段之间的比较:P>0.05,表明治疗后各时段之间的治疗变化无统计学差异。3.各等级头痛人数与各缓解程度治疗前后不同时段比较: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表明治疗后各等级头痛人数较治疗前下降明显、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疗效,但在治疗后各时段之间的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4.根据Kruskal-Wallis Test平均秩次,进一步统计处理分析可推断:第一、每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及服用止痛药物的数量、VAS评分均在治疗后2个月时缓解最明显,头痛强度在治疗后3个月时缓解最明显;第二、重度头痛的人数变化最明显;第三、疼痛缓解程度在治疗后2个月最明显。5.安全性方面,本实验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未影响日常生活,为轻度不良反应,数天内均好转,脱落病历2例。结论:本临床试验显示,A型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效果显著,本试验所观察指标除急性期用药人数外,其他指标如:每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VAS评分、头痛强度、急性期服用止痛药物数量、各缓解程度等均改善明显。通过计算,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头痛强度在治疗后3个月时缓解最明显。根据VAS评分:重度头痛的人数变化最明显,疼痛缓解程度在治疗后2个月最明显。安全性评价,本试验观察过程中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不良反应,均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表明该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较安全,值得临床在慢性偏头痛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