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上调netrin-1的表达及促进平滑肌细胞迁移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y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众所周知,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则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密切相关。最近已有研究表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迁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神经系统与血管系统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同样复杂及形成了全身网络,多年来许多科学家都致力于寻找连接两大看似独立的网络体系的因子。轴突诱向因子-1(Netrin-1)是一种神经导向因子,在神经轴索发育过程中朝着靶细胞及组织的迁移及定位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最近的研究中表明它与除开神经系统外的多种细胞的迁移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因此我们推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刺激平滑肌细胞表达netrin-1从而影响其迁移能力。与上述假说一致的是:已有研究证明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干预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可以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由此推测:氧化低密度可以刺激平滑肌细胞分泌netrin-1,并直接影响其迁移能力。  目的:  探讨ox-LDL影响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是否与netrin-1直接相关。  方法:  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以ox-LDL(50mg/l)干预原代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干预组,以不加干预为对照组,干预24小时后分别提取总RNA及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比较各组中netrin-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再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中netrin-1的蛋白表达量。以netrin-1蛋白(250ng/ml)干预原代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干预组,以不加干预为对照组,干预48小时后种于transwell小室内,于16小时后测定各组细胞的迁移率。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oxLDL可促进原代大鼠血管平滑肌上netrin-1基因的表达,其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  2.与对照组相比oxLDL可促进原代大鼠血管平滑肌上netrin-1蛋白的表达,其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  3.与对照组相比netrin-1蛋白可直接促进原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的迁移,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OxLDL能上调大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上netrin-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且netrin-1能直接促进血管平滑肌的迁移能力,提示oxLDL可能通过netrin-1促进血管平滑肌的迁移。
其他文献
目的:(1)查明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是否存在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并分析二者间的关系.(2)探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血小板内5-HT浓度及5-HT2A/2C受体基因多态性,并查明二者与
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采购大量的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对社会的效益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结合比这的实践经验,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材料的
目的:  通过TGF-β1体外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建立肾间质纤维化细胞模型,探讨:(1) NCTD是否通过靶向抑制PP2Ac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2) NCTD抗肾间质纤维化是否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都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融合“互联网+”开展读者活动,有利于体现公共图书馆自身的最大
在交通运输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在世界中占有的位置越发突出,逐渐跻身于世界前列.高速铁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为快捷便利,在这过程中铁路客运工作服务
背景与目的: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由遗传、创伤、营养、精神等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生理性老化类疾病。最新研究表明,早在人类青年时期就
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大众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既有着全新的管理模式,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要做好管
志愿者是博物馆公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管理有序的志愿者队伍不仅能够缓解博物馆在人力和财力方面的压力,也能够推动构建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本文以张家界
随着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金融事业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也触及了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现在金融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服务不断地显现,所以对我们
目前我们正处于大数据时代,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与多维度分析大规模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是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必然要求.审计机关应积极主动适应这一形势,探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