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壳素作为生命第六大要素,来源广泛,主要分布于甲壳动物外壳、菌类及藻类细胞壁。壳聚糖是天然多糖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是自然界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聚乙烯醇(PVA)膜相比壳聚糖(CS)膜有更好的成膜性和机械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但生物活性差,从而限制了它在生物材料上的应用。本文结合CS膜和PVA膜各自的优缺点,将双孢蘑菇壳聚糖和聚乙烯醇混合膜液涂于乙基纤维素膜(EC)上,制备一种新型的双层复合膜。此膜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因此在口腔溃疡治疗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进行以下研究:(1)以双孢蘑菇甲壳素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脱乙酰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对壳聚糖脱乙酰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温度。当反应时间为4 h,NaOH质量分数50%,物料比1:40,温度95℃时,脱乙酰度达到90%以上。对提取产物壳聚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双孢蘑菇甲壳素中提取的壳聚糖红外光谱与标准谱一致,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GB 29941-2013标准。(2)以双孢蘑菇壳聚糖、聚乙烯醇、醋酸、乙基纤维素、吐温20、甘油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口腔溃疡膜。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依据Box-Benhnkend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复合膜最佳配方:CS/(PVA+CS)百分量40%,甘油添加量4%,吐温20添加量1.5%。(3)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对复合膜进行热性能分析,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该膜表面进行分析,观测EC层膜与CS层膜的界面结合情况,结果显示复合膜中各组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成膜性,双层膜之间有较好的界面结合。(4)以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采用接触抑菌法研究复合膜的抑菌性;通过MTS法评估复合膜的体外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材料浸提液培养的L929成纤维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和低的细胞毒性;实验组同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周期基本一致。但该复合膜是否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课题制备的壳聚糖双层口腔溃疡膜可以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溃疡创面,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该复合膜成份广泛易得,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大批量高效率生产,使用安全方便,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