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满足国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我国成功举办了许多大型的体育赛事。为了承办这些大型体育赛事,各个地区相继修建了很多大型体育比赛场馆。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举办,淄博承办了足球、排球和拳击等项目的比赛,为了更好的展现淄博风采和齐文化。淄博市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比赛的场地建设资金投入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配套设施齐全的大型体育场馆的建造,为比赛成功的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大型体育场馆在赛后的运营也成为当地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归纳法、数据整理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淄博市新建的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投资规模上来看。淄博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总投资为4.5亿元,桓台县文体中心投资超过4亿元,淄博市新建体育场馆投入资金规模较大。2从运营模式上来看。淄博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为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桓台县文化体育中心采用政府和企业合作化管理模式。前者免费开放程度较高并且开始与市场化运营接轨,后者节省了政府的资金投入且使政府和企业两方面都有营利,但是承担公益体育事业次数较少。3从运营结构上看。淄博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属于国家资产,法人代表为淄博市城市资产运营中心,2014年以后由淄博市体育局托管。体育中心由体育中心管理办公室、足球运动中心、国民体制检测中心、游泳馆管理中心、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老年运动管理中心、举摔揉管理中心、三车俱乐部和物业中心构成。桓台县文体中心为全额事业单位编制,下辖办公室、财务科、物业管理科和文体事业科。在建制功能上,淄博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和桓台县文体中心配置比较合理。4从场馆综合利用上来看,2009年-2013年间,淄博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承办活动天数达到676天,占全天数的42%,活动类型丰富。桓台县文体中心在2009年-2013年共承办活动162次,但是会议活动和文艺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综合利用方面,两个新建场馆的使用率每年都在不断增加。5从总体上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届全运会淄博市新建场馆运营方面存在资金投入规模大、资金有效回收困难、运营模式落后、管理模式单一、管理人员数量少、管理人员经验较少、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缺乏积极性和场馆竞争力较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