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巢氏PCR方法和RACE PCR技术分别克隆出了三角帆蚌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cDNA序列和Smad5基因的cDNA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个基因在蚌血液、肝胰脏、闭壳肌、外套膜和鳃等几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肽聚糖、脂多糖、嗜水气单胞菌和葡聚糖对三角帆蚌的刺激,检测2个基因在血液和肝胰脏中的表达量的变化。克隆得到的MIF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723 bp,其中5’UTR有69 bp;3’UTR有309 bp;开放阅读框的碱基长度为345 bp,342个碱基编码114个氨基酸。经Expasy在线网站的SignalP 4.1分析氨基酸,该蛋白理论分子量为13.83kD,等电点为5.91,不含信号肽。此氨基酸序列没有Trp残基,其结构平均疏水性为-0.165,一共有4个丝磷酸化位点,分别为Ser13,Ser59,Thr10,Thy37,没有硫化位点。三角帆蚌MIF蛋白的预测三级结构其均由6个α螺旋和12个β折叠片组成,MIF含有三个结构域,是一个三聚体蛋白质。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MIF基因在三角帆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IF的mRNA在蚌的血液、外套膜、肌肉、鳃和肝胰腺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肌肉组织的表达量最高,肝胰腺次之,外套膜和鳃的表达量相当,血液中最少。分别用嗜水气单胞菌和脂多糖刺激后,MIF的mRNA在血液和肝胰脏中均有一定量的表达,在肝胰脏中的变化最为明显,分别是空白组的2.1倍和1.19倍。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在受到病害后,MIF起着免疫防御的作用。将三角帆蚌MIF序列与表达载体PET-30a连接,成功构建了PET-30a-MIF原核表达质粒,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表达并纯化出蛋白。经分析确认重组蛋白20 KD左右,与预测的蛋白大小相符。Smad5基因序列长度1627 bp,其中5’UTR(非编码区)7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386 bp,3’UTR长度为234 bp,编码461个氨基酸,经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部分信号肽序列。推导的蛋白分子量为51 KD,等电点为7.27。推导的Smad5氨基酸序列中包含2个高度保守的Smad蛋白结构域MH1和M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