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锚固荷载传递规律与锚固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8次 | 上传用户:sunh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土锚固作为一种实用性强的工程加固技术已经成为解决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边坡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及基坑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锚固系统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得现阶段对岩土锚固理论的研究还很不成熟,锚固系统的力学作用机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岩土锚固支护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在分析和总结目前锚固技术发展概况、锚固系统破坏模式、锚固界面力学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有:(1)总结了已有锚固体与岩土体之间的剪切滑移本构关系模型。基于B.Benmok-rane等建立的孔壁界面剪切滑移本构模型,采用荷载传递函数法,建立弹塑性理论空间模型,得到了锚杆(索)界面上剪应力沿锚固体长度分布的理论解。研究表明,锚固体与围岩界面可分为残余剪切阶段,塑性软化阶段和弹性变形阶段,不同阶段的界面上具有不同剪应力分布规律,并对锚固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2)建立了锚杆(索)与围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载荷传递微分方程,分别对锚固体处于弹塑性状态和粘弹塑性状态下的应力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界面应力分布的表达式。结合拉拔力学模型,推导出了预应力锚杆(索)剪应力及轴力分布公式,给出了合理预张荷载的确定方法。(3)基于钢筋表面形态,将剪胀滑移模型引入界面应力分析中,建立了砂浆中钢筋荷载传递模型,获得了钢筋应力沿锚固长度的分布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弹性理论对锚杆(索)合理孔径比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锚固荷载达到极限时的孔径比公式。(4)通过岩土体中锚杆(索)拉拔试验研究,与沿锚固体的应力分布规律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显示两者吻合较好,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对煤层及砂浆锚杆(索)拉拔试验得到的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拉拔过程中两个界面的破坏过程,并利用声发射技术对砂浆中界面破坏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推导了锥体粘结破坏模式下锚固系统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到了试验过程中出现锥体粘结破坏时钢筋极限抗拔力,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分析。(5)推导了锚固层界面极限抗剪强度参数与锚杆拉拔P-S曲线之间的公式关系,利用在煤岩体中进行的现场试验得到的P-S曲线数据,得到了锚固剂(树脂、砂浆)与煤岩体之间的抗剪强度参数,对锚杆(索)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6)基于对锚固理论和现场试验的研究提出一套符合工程实际的动态锚杆(索)支护设计方法,将该设计方法应用于柠条塔煤矿N1203工作面胶运顺槽锚杆(索)支护设计中,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段研究,稳定性监测结果显示锚杆(索)支护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农村小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从农村小学生语文书写习惯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提出相关解决策略,旨在为每一个家庭、老师及小学生语文学习提供具有一定
从人工智能课程及管理类专业学生特点出发,结合多年来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人工智能课程的现状及问题,并基于问题提出若干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改进措施,为管理类人才尤其是少数
氨合成触媒的升温还原工作,通常是在其它开车程序完成后才进行的。即:变换触媒升温还原结束后,应用合格的变换气将碳化系统进行彻底置换,然后送铜洗制出合格的精炼气,再以合
理财行为自古有之,时至今日,理财行为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也即金融理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理财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和人们的日常行为紧密
目的: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用EASI法观察湿疹、特应性皮炎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0年6月到2011年3月,在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湿疹专科门诊中收集病例,在患者知情同意
结合对甲苯胺的生产实际,对还原母液采用全转化治理法进行处理,不仅经济效益显著,更主要的是保护了环境。
除了燃气轮机系统的变工况性能外,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性能还决定着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能。为了保证燃气轮机系统安全和可靠的运行,不仅要提高燃气轮机本身的性能,还一定要
少数民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为中华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增添了无比的分量与深度。但是随着世界大众文化的洗礼、外来产品的不断冲击和旅游景点的大量开发,
现如今,我们都处于网络时代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工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导课程及考试评测系统在全国各大高校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风向标。由于学科交叉性强、应用领域广、技术革新快、商业模式新等特征,电子商务专业是最能体现“三创”特征的专业之一。文章围绕面向“三创”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课程体系、分析了课程之间的融合,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改革建议,对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9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