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审计制度在提高经济信息质量、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有关键性作用,是决定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国内外相继爆发的一系列丑闻使社会公众对独立审计质量提出极大质疑,独立审计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讨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上市公司和事务所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博弈时序和步骤,发生虚假披露行为的条件、机制与后果,证明引入事务所机制既可以减小上市公司选择进行虚假披露的区间,又可以有效遏制上市公司进行虚假披露的程度,说明事务所是维护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构建。在此基础上对事务所类型和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和理论分析,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理论铺垫。 实证部分首先利用管理层和外部审计师博弈谈判的结果财务报表数据——主要是盈余数据,从可操纵性应计和盈余持续性两个角度检验事务所类型和任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自选择偏误后,四大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高于非四大事务所,对于四大事务所,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并不显著,对于非四大事务所,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其次,站在投资者视角考察投资者能否识别事务所类型对公司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差异,多数学者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利润功能锁定”现象,投资者不完全理解公司盈余中所包含的信息,本文利用Mishkin检验发现股票价格中包含的盈余预期能反映四大和非四大事务所对客户总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差异,但是股票价格中包含的盈余预期不能反映四大和非四大事务所对公司盈余中可操纵性应计成分影响的差异,证明中国投资者行为符合“幼稚投资者”假说。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表现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本文应用博弈模型对事务所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推导,建立事务所类型和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在实证部分,通过加入IMR变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自选择偏误后,以可操控性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作为审计质量的表征变量,对事务所类型和任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使用Mishkin检验来考察投资者的盈余预期能否反应四大和非四大事务所对客户盈余的持续性影响的差异。本文为今后研究事务所类型和任期与独立审计质量关系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如何完善审计市场的监管,改善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促进审计市场的良性竞争,提高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