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大多数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口语课是实践性最强的一门课程。他们在中国学习生活,需要提高口语能力以适应新的语言和生活环境,口语课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模拟的练习环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阶段对外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研究内容方面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专门针对中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成果较少,因此笔者以具体的教学设计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教学设计是一盏明灯,点亮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是本文讨论的问题。笔者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刘德联,刘晓雨编著的《中级汉语口语2(第二版)》,选择其中的第13课“端午节”这个话题进行教学设计。一来希望该设计能够给上课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二来希望提供一些教学设计思路,和广大汉语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丰富的文献资料为笔者提供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学生的单独访谈,课堂录音,考试录音的分析,笔者了解了他们在口语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发现了他们在说话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声调、新词的运用等,这些都是笔者编写教学设计的资料。笔者在教学实习之前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师生之间的配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后反思等写作出本篇教学设计论文。笔者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认真总结了国内学者提出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之后提出本文的理论依据——教学大纲和支架式教学法。笔者根据学生情况参考《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中的中等水平要求,HSK(四级)和HSK(五级)的要求,结合支架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本文的重点,包括教学对象、教材以及教学策略的分析,具体的课堂设计以及设计意图等。最后从教师、学生、课堂整体情况三方面反思教学得失,说明教学设计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给其他教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