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扩张与城市规划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ird_z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发展具有“硬发展”的特征,即1)以“增量”为目标,忽视发展的高成本;2)政府过分强调用行政手段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3)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平衡。经济的增长方式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式。受经济“硬发展”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发展也呈现出“硬发展”的特征,突出表现在城市扩张方面,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行政区及市区范围、交通量等都大规模的扩张。中国城市扩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城市化本身的需要;其二,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这种行政主导式的城市扩张付出了极高的资源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城市规划总体上讲是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中国经济的“硬发展”以及城市的盲目低效扩张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城市规划,以致出现了若干不容忽视的不良倾向:1)重量轻质;2)“公共利益”目标的缺失;3)行政指令性过强;如此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对城市规划的理性进行重新思考:城市规划在追求增长的同时更应注重效率与公平;城市规划不应单纯的具有工具理性而同时应具有价值理性,树立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城市规划不应被动式的适应城市扩张,而应该有效的调控城市发展。本文首先运用社会统计学的方法,用大量数据和图表分析了中国经济“硬发展”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用详实的数据和实例分析了“硬发展”背景下中国的城市扩张及其动因以及因城市扩张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和环境问题,通过对当代城市规划不良倾向的分析以及对城市规划的理性进行重新思考,文中最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讨了城市规划的新观念以及规划编制方法的转变。
其他文献
作为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病人、孕妇等,常常由于居住区内存在的物理障碍而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对寒地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居住区环境进行了
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积极关注发展超过半个世纪以上的老校区建设状况。面对老校区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的忽视和急功近利的拓展,试图在一定量的实地
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因而也是中国最早有近代建筑发育的城市之一。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出现领事馆、工厂、码头、洋行等,外国教会的教堂及
研究基于这样一个时代发展背景,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城市化重要阶段的郊区化在我国大都市中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迅速发展的进程,大都市在城市空间高速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思潮和实践也有了相应的变化。该文总结了综合医院的发展过程,重点研究综合医院内住院部的设计问题。从住院部的组成、护理单元的类型
可持续发展住区是我国21世纪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拥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和广泛的发展前景.论文针对我国现阶段(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住宅建设发展的现实状况,结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大量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城市里发生的历史和与该城市相关的传说、故事,曾经通过地表建筑和场所的营造—即本论文所谓的历史和传说在地表的物化,对
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域综合环境,对当时当地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形态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论文认为,这个地域综合环境就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在内的三
在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关中城市群的加速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关中—天水”城镇体系的次核心城市——杨凌提出了建立“中国农业硅谷”的目标。然而老城区因年代久远,出现物质性老
西安东大街自上世纪初形成以来,历经近百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西安最著名的商业街道,也是明城区内唯——条未进行大规模拆迁和改造的轴线大街。在其时尚、流行、多变而又少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