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化解21世纪以来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当代著名哲学家张立文教授创建了和合学理论。该理论蕴含的“五和”原理在化解主体间矛盾的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论文试图将和合学理论和中学阅读教学相结合,意在运用和合学的“五和”原理指导文本、教师、学生三主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指导阅读教学环节设计。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该章节从当前阅读教学文本、教师、学生三主体之间失衡的普遍现象出发,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文献梳理,对和合学理论,师生关系演变及阅读教学模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和合学理论指导中学阅读教学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对论文核心概念“阅读教学”、“三路合一”等进行内涵界定。本论文认为“三路合一”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重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的起点,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自身教学目标和过程做出智慧调整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符号自致其知,自启其智,自奋其力量,自健其德的过程,包括四大环节,分别是“初读有声,读准字音,把握课文内容(What);再读有情,读出节奏,感悟课文(How);三读有疑,读出内涵,理解课文(Why);四读有形,读出韵味,实践课文(Way)”。第二章为调研过程及问题呈现部分。在通过问卷及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处理自身、学生及文本之间地位及关系的实际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其深层次原因:以语文知识为阅读教学本位,教师成为课堂“权威”;以学习成绩为阅读教学评价标准,文本主体观念淡薄;“生本”观念误读,教师成为课堂“旁观者”。第三章是案例研究部分。在对研究方法的选择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展示并评析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唯文”、“唯教”、“唯学”及“三路合一”阅读教学设计及实录,在此基础上探析和合学视域下“三路合一”阅读教学的价值意义。第四章结合案例与价值研究,提出文本之路,应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于方圆中寻自由;学生之路,应尊重学生主体性发展规律,于自在中求自为;教师之路,应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于沉潜中求发展等三方面的策略建议,为阅读教学理论及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总之,论文从阅读教学过程设计入手,力图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教师、学生及文本的和合相融方式,希望引起相关理论研究专家及一线教师的重视,完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