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天线是无线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特定波段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实现通信。复合螺旋天线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激光无膜光刻技术具有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线是无线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特定波段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实现通信。复合螺旋天线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激光无膜光刻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分辨率高和可加工特征尺寸小的特点,适合于微小零件和零件微小特征的加工。本文针对一种复合螺旋天线的一体化成形制造问题,采用五轴数控激光无膜光刻工艺作为该天线的加工方法,研发了一台复合螺旋天线激光加工试验台,以实现对复合螺旋天线的一体化成形精密制造。具体内容包括:(1)针对一种平面-圆锥组合结构的复合螺旋天线,本文利用纳秒脉冲激光器加工覆铜聚酰亚胺试件进行了激光无膜光刻工艺加工天线零件的可行性研究,并对影响加工后螺旋刻线质量的激光器灯电流、激光出光频率和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鉴于复合螺旋天线的特殊结构,本文对激光加工天线的成形运动进行了分析,采用三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轴和两个回转轴组成的五轴联动方式实现加工进给;完成了五轴数控激光加工试验台设计方案的研究,并完成了试验台部件的设计和外购件的选型。(2)为了实现对天线零件的精密加工,研究了天线加工试验台的加工精度对天线零件对称度误差和刻线宽度一致性误差的影响,确定了满足天线零件精度的最低试验台加工精度;研究了试验台激光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对试验台的加工误差进行了预分配;建立了试验台空间位置误差模型,研究了试验台运动轴定位精度对天线零件的对称度误差和刻线宽度一致性误差的影响,并研究了试验台的几何精度对天线加工质量的影响。(3)检测了试验台的几何精度,并利用惠普双频激光干涉仪HP-5528A检测了试验台直线轴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分析了试验台各直线轴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各直线轴的误差补偿值,利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补偿功能进行了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和反向间隙补偿以提高试验台的定位精度。本文研发的螺旋天线专用加工试验台,采用数控激光加工工艺,实现对一种复合螺旋天线的一体化激光无膜光刻制造,研制的复合螺旋天线专用加工试验台为复合螺旋天线的批量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当前,电火花放电修整技术在超硬磨料砂轮修整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对于金刚石砂轮的电火花修整技术逐渐要求达到高效率、高精度。在电火花修整过程中修整效率和电极损耗是评判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是由美籍华裔科学家斯蒂芬·周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微纳图形复制工艺技术。该技术利用1∶1的无尺寸失真复制工艺,突破了传统光学光刻受光的波长
页岩气在页岩微纳米孔隙和裂缝系统中的流动是一个多物理场耦合的复杂过程。准确理解页岩气在页岩中的运移对页岩气的高效开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考虑页岩固体变形和包括黏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的大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管理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办法进行简要阐述.
在研究农作物光合作用时的水肥利用效率时,需要测量土壤中水分的流失流量,该流量介于小流量与微流量之间,由于流量范围较大,并且瞬时流量有时极其微小,压力差非常微小或者为零,传统的流量计不适合测量这种流量。因此,本课题目的是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微小流量计,意义在于不仅能够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更有助于拓展国内现有流量计的应用范围,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本课题提出了主动式容积-液位复合流量测量方法。为了解决传统流量
某特种车传动系统应用环境具有强冲击、大振动的特点,长时间的运转会引起轴承滚道表面磨损、表面粗糙度增加、振动及噪声增大等问题。本文以轴承-轴-箱体整体研究对象,研究轴承磨损对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推导了轴承滚子与内、外圈滚道接触变形协调方程,计算出碰撞接触参数;建立了轴承转子系统刚柔混合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取在不同轴承磨损程度下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磨损间隙
履带起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吊装设备,其在大吨位、大幅度吊装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桅杆作为履带起重机的重要组成之一,对于起重机的变幅、自拆装以及起臂等具有重要意义。桅杆在顶升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变幅绳拉力以及重力的影响。在实际项目设计中,由于两者存在耦合性,简单的叠加计算将会影响到结果的正确性,往往出现外载荷估计不足导致桅杆无法正常顶升的现象。本文在充分考虑到钢丝绳僵性损耗和悬链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桅
使施工组织变得科学化、合理化,是保证给排水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的前提要求,经过组织管理,不断地使质量问题深入人心,要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使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成
轮式起重机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安装支腿结构可以提高其起重能力。但在某些工况下,轮式起重机可能会发生支腿起翘现象,若抬腿量较大将严重影响整机的稳定性。研究如何减小起重机的抬腿量以提高起重机的作业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起重机抬腿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起重力矩、支腿跨距、结构形式等,下车结构的刚度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故研究下车各部分结构的刚度对抬腿量的影响规律对于降低抬腿量、减少支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