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正在向经济强国推进,科技创新、经济创新是大学生面临时代挑战的抉择。理工科大学生是科技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其创业价值必将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层次与深度,也是拉动社会就业及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世界舞台的强大动力。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策略,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体系建设及其实证效果进行了研究。在回顾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历史发展论为纬度,以创业本体论为经度,按照创业动因、创业价值、创业活动、创业教育、创业环境五个视角就大学生创业事业进行全面梳理。在对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实施范围、评价形式进行回顾后发现,现有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主要脱胎于西方企业家创业能力评价模型,一方面本土化色彩单薄,另一方面成熟企业家的创业能力模式很难套用在大学生创业者身上。之后基于理论研究和专家访谈,凝练4城市97家科技型企业和4所高校的实地调研结果,构建了理工科大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29个。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特点,运用了层次分析(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调查问卷,对东、中、西部6个城市9所高校的师生及创业者开展实证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处于良好的水平(83.42分),其中创业管理能力得分(84.30分)与创业精神(84.16分)基本持平,而创业科技能力相对较低(82.76分),采用的双案例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评价结果。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在创业能力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实操性不足,表明高校、产业界、国家战略执行层面均在不同程度于创业能力培养上存在针对性不够以及协作性不强的问题。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科技能力为核心,统筹发展创业精神与创业管理能力,构建创业能力培养的优化路径,包括“高校”、“产业”、“国家”三个层面,与“激励”、“保障”、“评估”三个维度。三个层面和三个维度构成创业能力优化路径网络,共同在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者培养方面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