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审美趣味与图书出版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是受众与媒介的关系。在当代视野中,曾经存在的良性关系正在逐渐消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审视二者之间的新的变化,以期获得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对策。文章首先分析了当下审美趣味流变的原因及方向。大众审美趣味虽然有其先天的素质约定,但是也受到后天环境和时代变迁的影响。在大众审美趣味流变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大众面临的环境和时代。在当前的消费时代里,大众被大众传媒所包裹。对大众审美趣味的影响就来自大众传媒不厌其烦地播出图像故事时尚广告,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刺激大众最深层的欲望,直接导致了审美趣味的流变方向;视觉文化的来临离不开大众文化的侵袭,由此而带来的审美经验领域的革新,促使大众审美趣味朝向快感体验。因而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在视觉文化的刺激下,大众审美趣味的“娱乐化”倾向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同时,由于当下的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各自为阵,大众受众本身存在着年龄的不同、性别的差别、受教育的程度的差异,因而大众审美趣味又呈现出多样性、小众化的特点。然后是在大众审美趣味流变的基础上来考察图书出版状况,从中不难发现:大众作为图书的接受主体必然会影响图书出版活动,而这种影响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由于大众审美趣味“娱乐化”倾向的强势扩张,图书出版出现了与其相一致的转向,不再要求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过程中作出功绩,而是在追求利润的前提下,一味迎合大众审美趣味“娱乐化”的追求,从而图书出版也走向了一条“娱乐化”的道路,导致了“去文化”出版现象愈演愈烈。与之相对立的反面则是:忽视了大众审美趣味的多样性、小众化的特点,从而引发了图书出版的不平衡状态。接着通过大众阅读状况分析来审视大众审美趣味与图书出版的关系,可以看出:以前作为主流媒介的图书出版与大众之间的良性制约发展已经消解,图书出版趋向“浅表化”,大众审美趣味日渐低俗,图书与大众审美趣味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互相排斥的关系,其结果的直接表现就是在大众的阅读状况上:大众阅读率逐年下降,阅读形式以“浅层阅读”为主,大众的阅读倾向也以娱乐为主,关注的是图书的娱乐消费功能。在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大众的目光难以在图书上驻留。书籍的其他功能逐渐边缘化,大众的审美趣味在图书面前也难以提升,大众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三者在恶性循环的状态中难以自拔。最后指出,图书出版活动在提升大众审美趣味上要有所作为才能实现对其的双向救赎。一是图书出版要在培养提升大众审美趣味制定相应的对策。趣味的提升要通过“深层阅读”的实践才能实现,“深层阅读”的进行离不开相应的出版物,图书出版的对策就是加大选题开发力度,多出精品图书,人文图书;开发多种图书形式,吸引大众的兴趣,让大众的“眼球”心甘情愿地为图书停留。二是要建立图书的生态出版机制。不仅在内容上满足大众的生态需求,还要在出版活动机制上建立生态出版的制度,在形成制度后实现对图书市场的拯救,从而拯救图书读者。因为,图书对大众审美趣味的影响是要通过读书这一活动来进行的,图书出版的价值也必须通过大众的实践才能实现。图书出版只有在与大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同时才能实现图书出版活动的良性发展,在提升大众审美趣味的同时,指引大众在阅读方向上的发展,由此在书香的氛围中,诗意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