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基本农田作为高产优质的耕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科学合理地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是保护基本农田的关键。由于在基本农田调整过程中对耕地的现状、质量和空间分布考虑不够,以及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等的落后,当前我国在基本农田调整方面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基本农田调整的效率低下,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农田调入调出不够合理,最终调整的基本农田混有其他地类、布局不合理,质量偏低等。研究以基本农田调整相关理论为依据,以连云港市东海县为例,探讨了基于RS和GIS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农田调出、调入方法,以期实现基本农田的科学划定和信息化管理。研究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在分析传统方法进行基本农田调整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RS和GIS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农田调出、调入技术路线。研究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耕地图斑,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叠加确定疑似非耕地图斑,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从而落实基本农田调出地块;在建立基本农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得到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再与土地利用规划图叠加后将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外的优质耕地作为基本农田调入地块。(2)RS和GIS技术方法的结合,增强了基本农田调出、调入地块选取的科学性、合理性,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地块选取的诸多问题。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耕地图斑,较之土地利用现状图“现势性”更强,更易于发现疑似非耕地图斑;GIS空间方法对影响耕地质量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保证了入选耕地的质量程度和“连片性”等关键因素。(3)研究以江苏省东海县为典型案例区,通过RS和GIS技术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基本农田地块的调出与调入。研究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等为数据源,依据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利用ENVI EX扩展模块下的FX分类工具完成了耕地信息的提取。以自然条件、土壤条件、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和区位条件为一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在提取指标所代表的现状地物层的基础上,运用ArcGIS缓冲区分析和空间叠置分析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从而确定调入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