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声是诊断妇科疾病的主要影像学手段之一,但由于普通二维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肿块定性诊断的能力有限,临床上往往还需借助MRI、CT检查。近年来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新技术能够显示组织的微循环灌注状态,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并广泛应用于肝脏病变的定性诊断,在肝外应用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在盆腔肿块的诊断方面报道不多,主要集中于盆腔肿块的血流灌注评价及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curve,TIC)分析。但部分学者认为,对于普通超声声像图表现复杂的囊实性及实性盆腔肿块,CEUS所提供的诊断信息在良恶性病变之间存在较多交叉,CEUS的鉴别诊断价值究竟如何?是否优于普通超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本课题以普通超声表现复杂的盆腔肿块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盆腔良恶性肿块的CEUS增强表现规律、CEUS定性诊断效能,并同常规超声比较,进一步检验CEUS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2.1、总结盆腔肿块的血流灌注特点,提出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标准,采用诊断性试验评价CEUS的定性诊断效能。
2.2、以普通超声为对照,比较两种方法鉴别诊断盆腔良恶性病变的效能,以进一步探讨超声造影的应用价值。
3.材料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有明确病理及临床诊断的盆腔肿块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普通超声及CEUS检查。
3.2、检查仪器及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进行普通超声检查,然后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普通超声检查使用仪器为GE730彩色超声仪(GE medical system,Zips,Austria)及百胜Technos DU8彩色超声仪(ESAOTE,SpA,Genova,Italy)。CEUS检查使用仪器为Acuson 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SiemensMedical Solutions,Mountain View,CA),造影剂为声诺维Sonovue(Bracco,Italy),造影成像技术为对比脉冲序列(contrast pulsesequencing,CPS)。
图像分析:由2名医生共同分析CEUS图像,观察及记录病灶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增强形态及增强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病灶增强形态分为均匀及不均匀增强,增强水平以子宫肌层为参照,分为高、等、低及无增强。
3.3、CEUS表现及诊断效能评价
分析总结有子宫肌层做参照的137个盆腔肿块的CEUS表现,总结良、恶性病变的CEUS表现规律,以盆腔恶性病变的CEUS增强特点为诊断标准,采用诊断性试验评价CEUS对盆腔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效能。
3.4、与普通超声比较
由2名医生分别盲法分析137例行CEUS及普通超声检查的盆腔肿块患者的所有图像。使用5分制比较常规超声和CEUS诊断良恶性病灶的能力和信心强度,及不同组间诊断的一致性。
3.5、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Chicago,USA)。定量资料以(X)±SD表示。肿块开始增强及消退时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同组间CEUS表现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双侧)为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普通超声与CEUS的诊断性能,以曲线下面积(Az)表示。应用Cohenκ统计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一致性和同种方法不同观察者的诊断一致性。
4、结果:
4.1、盆腔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各不相同。
4.1.1、恶性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与子宫肌层比较,有85.3%(29/34)的病灶早于子宫增强,有82.3%(28/34)的病灶<40S开始消退变低增强。增强早期,有85.3%(29/34)的病灶表现为高增强;增强晚期,有88.2%(30/34)的病灶表现为低增强。有97.1%(33/34)的病灶增强形态不均匀。有85.3%(29/34)的病灶表现为增强模式Ⅰ型。
4.1.2、良性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与子宫肌层比较,有86.4%(89/103)的病灶晚于或与子宫同步增强,64.6%(57/103)的病灶开始消退时间>40S。增强早期,54.4%(56/103)的病灶表现为等增强:增强晚期,有90.3%(93/103)的病灶表现为低增强。有68.0%(70/103)的病灶增强形态均匀。有74.8%(77/103)的病灶表现为增强模式Ⅱ型及Ⅲ型。
4.2、以病理论断或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别将不同的增强表现或组合作为CEU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性试验,其中以增强模式Ⅰ型联合增强形态不均匀获得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z:0.892),其诊断敏感性(Sen)、特异性(Spe)、PPV、NPV、准确性ACC分别为85.3%(29/34)、93.2%(96/103)、80.6%(29/36)、95.0%(99/101)、91.2%、(125/137)。
4.3、与普通超声比较:
2位受试者观测造影图像后诊断信心均增加,定性不确定的病灶明显减少。
常规超声与CEUS诊断附件恶性病变比较,受试者1和受试者2获得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及ROC曲线面积分别为72.5%、72.5%和84.6%、91.9%、73.5%、75%和92.8%、90%,52.2%、59.3%和80.5%、77.3%,87.1%、84.5%和94.5%、97.1%、73.2%、74.2%和90.7%、91.2%,0.731、0.738和0.891~0.903,CEUS均优于普通超声。
受试者之间的一致性,CEUS比常规超声高,κ值分别为0.893和0.681。
5、结论:
5.1、盆腔良恶性肿块分别具有不同的CEUS表现特点。以不均匀增强及增强模式Ⅰ型:早于子宫呈高或等增强并40S内开始消退变为低增强为标准诊断恶性病变,可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
5.2、CEUS对盆腔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能力优于常规超声;同时CEUS诊断一致性高于普通超声,可增强诊断信心。
5.3、CEUS为鉴别诊断盆腔肿块良恶性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准确性高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