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文化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不可抗拒的现实。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文化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冲击,深切感受到来自西方的巨大压力。伴随着西方教育理论的大量涌入,中国教育理论也不可避免的患上了“失语症”,不仅在世界教育理论界处于无话语权的尴尬境地,对本国教育实践也缺乏吸引力和指导力。进行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本土创生既是增强教育理论实践指导力的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教育理论的民族特性,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的必然选择。虽然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引进为主,致使目前中国教育理论体系中真正由中国学者创生的、用于解决中国教育实际问题的本土特色的理论与学说不多,但不可否认,百余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基于本国的教育发展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做了许多建设性尝试,创立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东学西渐”,对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已有的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进行总结与梳理,为当代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本土创生提供支持和借鉴。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性解读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与目标的基础上,界定了“本土特色教育理论”的评判标准。通过回溯中国百年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筛选出生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平民教育理论、情境教育理论、成功教育理论、生命·实践教育理论作为本土特色教育理论的典型个案,在对这些教育理论的创生主体和创生过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指出教育发展的内部矛盾、强烈紧迫的社会客观需要、丰厚的文化积淀、拥有核心人物的研究共同体是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的必要土壤。通过当下与历史上本土特色教育理论创生环境的比较,指出我国当前进行教育理论的本土创生面临的时代机遇与现实障碍。为了创生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创生主体应该在坚定现存教育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者和再生者与异域教育理论的阐释者和批判者等角色立场的同时,努力使自己具备卓然不群的品格素养、博大精深的的知识素养以及非同凡“想”的创造性思维和缜密的理论思维;坚持以“综合创新”方法论为指导,即秉持“兼和”的创生理念、遵循“以一摄多”的综合创生原则、奉行“固本开源”的实践策略,进而使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得以创生。论文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在已有本土特色教育理论的创生过程中,探寻现实境遇中本土特色教育理论的创生之路。“反思过去、镜鉴当下、策励将来”,是本论文的主旨之所在。
其他文献
本论文试从免费师范生为出发点,来论中国当下高校教育。之所以选择免费师范生为出发点原因是,本人2004年任教于华师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至今从教八年。有幸亲身培养出了第一届
钢琴是西方音乐的代表,其传入我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和我国的音乐作品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进步。就现阶段分析来讲,我国采用钢琴音乐演奏的作品在不断提升,其风格和理念都
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的普及,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因此,当下小学音乐教师们应当认识到音乐教学全面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音
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数学教学时代,早已时过境迁了。教师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是教师成熟老练的重要标志。应变能力强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
本文基于董箐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实践,论述了在具体条件下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的过程与工艺,并对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安装质量进行了检测和试验,最终以一号机组为
政策的良好运行有赖于各种各样的条件,而文化无疑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效果不容忽视;然而,在这其中引发的群干关系紧张等问题,让我们不得
A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是一家专门致力于绿色食品饮料开发及生产销售的专业化食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谷物饮料、功能型饮料等各种饮料。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
象征手法是艺术形式的重要表现手段,广泛应用于艺术品创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实验动画短片具有篇幅简短而立意深刻的特点,它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也更加凸显了
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这个进程中,乡村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乡村景观建设作为乡村建设和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件被忽视,村民的景观建设活动没有得到引导
现在,度假旅游越来越盛行,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近几年,我国的经济腾飞,社会发展迅速,这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休闲度假时间逐渐的增加,度假旅游已经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