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密码体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ang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计算机应用系统已广泛普及,比如云计算、无线传感器网络、掌上电脑、移动电话和智能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这些系统应用和发展的瓶颈。作为最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公钥密码学在这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消息在公开信道传播时,消息的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和不可否认性能够被保证。  在本文中,可证明安全的公钥密码学是我们主要的研究内容,具体贡献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都知道,由于计算资源、存储空间和通信带宽的有限性,资源有限系统并不能很有效地执行复杂的应用。我们提出了三个可以在资源有限系统中有效执行的没有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名方案,并且相应为每个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给出了形式化的安全性证明。第一个方案是基于我们新定义的RSA问题的变体和著名的离散对数问题提出的。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可证明安全的基于RSA的无证书签名方案。第二个方案是基于离散对数问题提出的。第三个方案是改进发表在期刊Multimedia Tool Applications上的Yeh等人的方案得来的,改进的方案相比Yeh等人的方案在不损失安全性的情况下更加实用。  2.尽管有些公钥密码方案已经被发表,然而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这些方案的一些安全性缺陷。我们首先回顾了发表在期刊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上的Chen等人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并提出两个攻击指明他们的方案不能达到他们所声称的安全性级别。然后我们又回顾了发表在期刊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上的Li等人的无证书在线/离线签密方案,并给出一个具体的攻击算法表明他们的方案不能达到他们所声称的强存在不可伪造性。最后我们回顾了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上的Lin等人的前向后向安全签名方案,并给出一个攻击指出他们的方案并不满足后向安全性。  3.我们创造性地将模糊身份基签名和无证书公钥密码学相结合,以解决模糊身份基签名中固有的密钥托管问题。我们首先提出了模糊无证书签名的概念并定义了模糊无证书签名的原语和安全模型。然后我们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模糊无证书签名方案,该方案能有效地在生物识别中执行。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个形式化的安全性证明,以证实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我们新提出的方案在计算性Diffie-Hellman假设下面对安全模型中形式化的Type I和Type II选择消息攻击是存在不可伪造的。  4.在当前的云计算系统中,大量敏感的数据被分享给其他的云用户。为了保证这些数据的保密性,数据拥有者在数据外包之前应该将他们的数据进行加密。在云环境中,代理重加密可以满足数据安全分享的要求。一个没有双线性对的无证书代理重加密方案首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被提出,该方案比其他已有的同类方案更高效。然后一个新的基于RSA的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被提出,该方案是第一个基于RSA的选择密文安全的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
其他文献
社会网络是由个人或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集合,社会网络一般都会呈现高度的社区性,这是社会网络与随机网络的最大不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和社会网络网站的飞速发展
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对软件需求的增长与日俱增。高效、可靠的软件开发模式成为研究热点,为此,对象管理组织(OMG)提出了新的软
车牌识别系统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车牌识别系统主要有车牌检测、字符分割和字符识别三部分组成,其中车牌检测
业务过程管理技术集成已有信息资源支持组织内和协作组织之间业务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随着IT技术的发展,业务过程管理已经成为提高组织竞争力的关键技术。由于具有平台独立性,
由于通用搜索很难满足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需求,垂直搜索应运而生。垂直搜索能提供给人们更相关的信息。本文对中文垂直搜索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并设计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检
学位
数学公式格式转换是数学公式检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歧义公式转换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检索系统的查准率。实现歧义公式的转换,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检索结果。数
由于系统复杂性、异构性、动态性日益提高,以及外在攻击手段的不断革新,关键任务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日益困难,操作失误频繁发生,致使系统时刻面临使命中断、软件故障,甚至是崩
现代化市政建设对城市照明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路灯控制与维护手段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和弊端,已经远远无法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ZigBee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兴
随着计算机软件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保证其安全性成为了软件工程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考虑软件需求分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