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ei413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直接投资一直是我国学术界、政府和企业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走出去”战略实施十多年来,全国各地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有较大的发展,然而,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的一个经济大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还相当落后,与湖北省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湖北省对外直接投资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省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品不多,即使是有些产品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决策者和政府相关部门也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并及时到境外进行生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扩大湖北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之一就在于解决好产业选择问题,即要找出湖北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产业,并让这些产业顺利地“走出去”。 本文首先通过计算与分析关于湖北省工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指标,得出了湖北省工业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尽管湖北省工业总体的国际竞争力不是很高,但有些产业还是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湖北省的纺织与服装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钢铁、汽车、化工、医药、烟草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光电产业的竞争潜力很大。一般而言,只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才有可能到境外投资生产,因而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应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为依据。依此观点,我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该按照如下顺序如下进行:首先是纺织与服装业,其次是钢铁、汽车、化工、医药、烟草等产业,最后是光电产业。 结合目前湖北省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真实情况,我们发现湖北省一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并没有“走出去”,或者是“走出去”的规模相当小,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优势产业的部分企业对外投资的意识不强,二是政府对优势产业的境外投资的政策支持不够。针对目前湖北省对外直接产业选择不当的问题,本文最后部分提出了促进湖北省优势产业的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培育并提高湖北省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二是大力宣传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完善境外投资制度,加大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支持,保证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顺利地“走出去”。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20多年,随着虚拟经济迅速膨胀,各种形式的资产不断涌现,金融结构迅速发生变化;货币政策影响的对象多样化和传导过程复杂化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的非稳定性,资产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范围更为广泛、程度更为深远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更体现在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逐渐凸现,“十一五”规划指出要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并首次提出了我国城市群建设的基本思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群
在众多的玉米自交系中,有一部分常表现生活力低下,生长势不强,花粉量少,给玉米育种和生产制种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但这些弱自交系却又是我们育种和生产中重要的玉米育种资源,有
随着3C产业融合态势的日渐清晰,摩托罗拉、惠普、戴尔等跨国传统IT巨头都相继进入了家电领域,而这些IT巨头的集体“变向”,不仅引起了业界的一片哗然,也多少让人联想起当年海
“走出去”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改造”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两大重要经济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改造”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为加快推进
价值观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大学校园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职院廉政文化建设应以树立核心价值观为终极培养目标,加强职院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时期。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抓住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进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农业技术的创新要始终与农业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收入分配的公正和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对我国当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的失业问题。通过对西方失业理论的梳理和我国失业情况的历史回顾,我们发现古典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对垒对西方的宏观政策制定具有重大意义,二元结构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