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广告与社会变迁(1949-1959)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net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日报》以其新闻的权威性、影响力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其早期广告却鲜有研究。建国后前十年间是《人民日报》广告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收入大幅增加的重要时期。而更重要的是,将这一时期的《人民日报》广告种类、数量、版面等变化同现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大背景结合起来,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研究《人民日报》广告的发展,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以《人民日报》广告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49年至1959年作为研究时段。试通过《人民日报》广告的发展脉络及特色,运用抽样统计、分类比较、个案分析等方法,从而梳理出《人民日报》广告的发展轨迹以及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特征。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人民日报》广告的演变,通过抽样统计和分类比较,分析了1949年至1959年间《人民日报》广告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主要对《人民日报》商业广告作了分类研究,认为造成建国后前十年间《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出现两个明显的刊载波峰段在广告数量、类型、广告主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的变革,由市场与计划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在对待广告的认识方面存在“姓资”“姓社”的二元对立认识。而这二者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建国初期在对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方面存在根本性认识误区。第三章主要对建国后前十年间《人民日报》文化广告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概括,重点介绍了书刊广告、电影广告、招生广告,归纳了它们具有阶段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文化广告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构统一意识形态体系中的作用。第四章探讨的是《人民日报》社会类广告与共和国社会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对婚姻广告、鸣谢道歉声明作了分类研究,并分析了1951年以后一些社会类广告缘何在《人民日报》中逐渐消失。本章希望通过对《人民日报》社会广告的考察,尽可能的从细微处捕捉建国初期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以此厘清被“革命神圣化”和“意识形态化”所遮蔽的真实的社会变迁历程。
其他文献
2001—2010年间,我国以北京、上海、广深为中心的区域金融格局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以北京为中心的北部沿海地区呈现"中心占比下降,外围占比上升"的趋势;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沿
针对混凝土桥梁工程的低徐变要求,开展了采用石灰石资源一条龙生产碎石、机制砂和石灰石粉配制的石灰石资源全利用混凝土的试验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凝土早期强度高于桥
对物联网技术及在亳州中药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包括物联网的三个层体系结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及其工作方式、功能进行了说明;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亳州中
在参加省级混凝土外加剂检测能力验证过程中发现:同一混凝土外加剂样品,不同单位的检测结果偏差较大。本文通过对检测全过程的分析,找出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多个因素,提出了需要
在给出双向搅拌粉喷技术原理及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依托连盐铁路试验段工程,对双向搅拌粉喷桩成桩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选用水泥掺入量为17%、搅拌转速为40r/min 的双向搅
自从1989~1992年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全国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以来,儿童的行为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行为偏异这一亚临床状态及与之有关的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作了大量
尊敬的各位领读者朋友们,我谨代表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热烈祝贺2018年领读者大会暨CBBY阅读年会顺利召开。今年是第三届领读者大会,也是我第三次参加领读者大会。感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