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控制碳排放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碳排放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碳减排行动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同时,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强烈需求与其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中国今后面临的一项重任。因此,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控制碳排放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碳排放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碳减排行动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同时,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强烈需求与其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中国今后面临的一项重任。因此,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环境经济政策在生态环境治理的作用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环境经济政策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目前中国关于协同效应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有效支撑政策制定,其中主要原因是相关研究方法不完善,尤其是在模型构建上同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研究大多采用国外成熟模型和内嵌参数,然而这些模型系统和配套参数大多基于欧美国家的现实数据而得,与中国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此,本文利用中国数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评估环境经济政策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首先,为了解中国各地区的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水平,本文构建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指数,利用中国2004~2018年25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进行测度,进而分析其时间演化和地区差异特征,研究发现:(1)两类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水平的最终效果与变化趋势都具有一致性,均呈现“快速拉升-缓慢上升-波动不前”的三阶段特征,其趋势转折时间点为2009年与2013年。(2)不同城市之间的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水平的差异均呈现“先缩后扩”的特征,但整体呈现差异缩小趋势。(3)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水平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其次,为考察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本文利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一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1)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不仅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显著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表现出明显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2)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效应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污染产业转移而实现。(3)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污染减排效应在规模大和工业化程度高的城市更为显著,在所有试点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响应迅速且显著。再次,为探究环境税费政策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本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根据2018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设定模型参数,以此评估不同税费标准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同时比较税费政策的实施成本,研究发现:(1)碳税政策与硫税政策都能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但随着税费征收标准的提高,减污降碳协同程度呈略微下降趋势。(2)就碳达峰的情况来看,碳税政策能够大大促进碳达峰时间提前,当碳税为50元/吨时,碳达峰时间将会提前到2026年左右,而硫税对碳达峰的影响相比之下较小。(3)硫税与碳税实施的总成本都随着税费征收标准的提高而增加,但目前碳税的边际减排成本要低于硫税的边际减排成本。最后,为选择最优环境经济政策,利用古诺博弈模型和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企业在不同环境经济政策下的生产和减排策略,引入社会福利分析,综合比较不同环境经济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及其社会福利的大小,研究发现:(1)在单一政策下,碳交易价格或碳税的降低,会促进企业产量和利润的提高,同时有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但是,企业的空气污染物和碳减排量以及减污降碳协同程度均呈下降趋势。(2)在高碳交易价格、低碳税和高政府补贴的政策组合下,企业的产量和利润能够实现最大化,但企业的空气污染物和碳减排量较小,减污降碳协同程度和社会福利水平较低。(3)在低碳交易价格、低碳税和低政府补贴的政策组合下,社会福利水平能够实现最大化,企业的空气污染物和碳减排量较大,减污降碳协同程度和企业产量及利润处于较高水平。总体而言,本文系统评估了环境经济政策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回答了如何设计最优环境经济政策以最低成本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这一关键问题,为制定更加科学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与经验证据,进一步优化中国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他文献
核苷(酸)类似物及长效干扰素是临床常用的HBV抗病毒治疗药物。由于HBV cccDNA及整合到人体基因组的HBV DNA难以清除,多数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抗病毒治疗。随着对HBV生命周期及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关HBV生物标志物及抗病毒新药的研发也进入了活跃期。HBV RNA、核心抗原相关抗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评价抗病毒效果及能否安全停药的潜在指标。肝细胞进入抑制剂、HBV核衣壳抑制剂、RN
嘉兴市有轨电车T2线中环北路的禾兴北路至东方路段与嘉兴市环线快速路高架段线位重合,均为嘉兴市重大市政工程建设项目。针对共线段所提出的共建和分建两个方案,通过交叉口影响、关键桥梁改造、文物保护影响、管线迁改、征地拆迁、路段交通组织以及环境影响等多因素分析比选,重点分析跨京杭大运河桥梁的改造方案,同时优化集约与整合两个项目建设用地,最终推荐有轨电车与快速路的共建方案。
通过对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中关键概念的界定和单元内容主旨的概括,在单元引领性学习主题驱动下,在厘清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前提下,适时、适切植入《中外历史纲要(下)》和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的相关内容,从通史与专史教学的交集处进行单课的整体建构,进一步认识民族国家形成对于近代国际关系形成和国际秩序演变的重要作用。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抽签结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
建筑节能是碳达峰碳中和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是建筑绿色转型的内在需求,更是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极具安全意义,而基础设施的锁定效应使得短期内难以改变现有能源结构,亟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建筑能耗。超低能耗建筑可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通过无热桥化设计、优化围护结构气密性和热工性能等被动措施,在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建筑冷热负荷,进而降低建筑用能。我国
大跨工程结构人致振动问题的日益增多,凸显了人群荷载模型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程度的不足.人群内个体间的协同性是人群荷载建模的关键.通过学科交叉,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所面临的实验成本较高以及同步困难的瓶颈问题.首先介绍光流法及其应用原理,建立了基于光流法的Bounce荷载重构方法并与高精度测力板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随后开展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群Bounce实验,重构了多工况下个体的荷载时程,进而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人民网“乡村振兴”抖音账号为例,对主流媒体短视频扶贫报道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包括对短视频扶贫报道的主题框架、图像呈现策略、声音运用策略和字幕设计策略的分析探讨。在主题框架分析方面,主流媒体短视频扶贫报道细分为矛盾冲突框架、问题求解框架和道德价值框架三种类型。矛盾冲突框架下的冲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侧重因价值观念的分歧而引发的冲突,另一类侧重因现实情况无力改变而展现
暖通空调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改善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在绿色环保理念的影响下,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碳中和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因此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能够掌握节能环保的施工技术,提升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水平。基于此,对碳中和理念下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主要特征为铁依赖性的活性氧和脂质过氧化物蓄积。与常见的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相比,铁死亡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特征。铁死亡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肾损伤等。近期研究发现,铁死亡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性肠病、胃癌和结直肠癌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针对铁死亡发生过程中的主要调控机制及其在胃肠道疾病中的相关进展作一综
1981年,Caves教授首次提出“压缩态”的概念,并指出利用压缩态光场可以提高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的灵敏度。在过去的四十年,压缩态光场不仅成功用于突破标准量子极限的引力波探测、位移测量、位相测量等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而且基于单模压缩态制备的双模压缩态和多组份纠缠态也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量子信息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压缩态光场的基本概念、制备、探测方法及其在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