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理性视角评析麦卡锡《路》中的人性救赎主题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da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的过程,结合理性主义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相关理论,从文本中凸显的立意出发,探讨人类如何才能在异化的现代社会实现自我救赎。通过对现代社会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矛盾的分析,一方面解读小说文本中所展现的关于异化意象;另一方面探讨人类如何摆脱人性异化的束缚,从而将自我从这个价值理性衰落的世界中救赎出来。因此,本文以主人公的救赎之路为主线,以人性主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探寻人类通过人性的传承、对价值理性的坚守实现自身救赎的可能性。本文一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包括作家简介,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外作家的一些观点,并简要介绍了理性主义理论中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相互关系;第二章从价值理性的衰落、工具理性的崛起和人性的危机这三个方面来展现小说中描绘的文明荒漠,小说中无名的主人公在精神世界面临着迷失的困境;第三章通过对人性之火寓意的分析,以及对父子二人在道德与现实方向的双重迷失情形下试图通过仪式化行为来传承人性之火的过程分析,表明在上帝已死、价值理性式微的当下,人类可以依据人性对自身完成救赎;第四章主要分析《路》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父亲和儿子。他们往往被认为是道德与秩序的守护人、人性之火的传承者。本章试图通过两者间的对比来探寻人类获得自身救赎之手段;最后一章总结前四章内容,并表明人类可以依靠自身实现对异化的超越并获得救赎。对人性怀有坚定信念的人就是现代社会的“先知”。
其他文献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虚拟经济的破产促使发达国家痛定思痛,纷纷推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云计算时代的智能制造已不是信息技术的单项应用,而是对整个企业运营
<正>于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对长江故道-天鹅洲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进行了周年逐月采样,对其性腺发育过程及其它基础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6至8月, 卵巢
互联网技术对PBL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实施具有正面效应。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将互联网技术与PBL教学法相融合,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层面重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我国早是世界上湖泊、水库众多的国家之一,但国内的大水面渔业产量却只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40%,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对于湖泊、水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中科
报纸
在初三化学学习中,特别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面对“零散、琐碎”的知识,机械式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原本对化学学习充满好奇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化学学习兴趣。通过将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