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主人公自我救赎之路的过程,结合理性主义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相关理论,从文本中凸显的立意出发,探讨人类如何才能在异化的现代社会实现自我救赎。通过对现代社会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矛盾的分析,一方面解读小说文本中所展现的关于异化意象;另一方面探讨人类如何摆脱人性异化的束缚,从而将自我从这个价值理性衰落的世界中救赎出来。因此,本文以主人公的救赎之路为主线,以人性主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探寻人类通过人性的传承、对价值理性的坚守实现自身救赎的可能性。本文一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包括作家简介,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外作家的一些观点,并简要介绍了理性主义理论中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相互关系;第二章从价值理性的衰落、工具理性的崛起和人性的危机这三个方面来展现小说中描绘的文明荒漠,小说中无名的主人公在精神世界面临着迷失的困境;第三章通过对人性之火寓意的分析,以及对父子二人在道德与现实方向的双重迷失情形下试图通过仪式化行为来传承人性之火的过程分析,表明在上帝已死、价值理性式微的当下,人类可以依据人性对自身完成救赎;第四章主要分析《路》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父亲和儿子。他们往往被认为是道德与秩序的守护人、人性之火的传承者。本章试图通过两者间的对比来探寻人类获得自身救赎之手段;最后一章总结前四章内容,并表明人类可以依靠自身实现对异化的超越并获得救赎。对人性怀有坚定信念的人就是现代社会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