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的句法组合形式中存在自足形式、非自足形式的差异,考察这种差异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中,对自足的句法组合形式的探讨较多,对非自足的句法组合形式的考察还相对较少。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对现代汉语的非自足句法组合形式进行比较全面的探索。在这项研究工作中,我们把内嵌性黏着词组、对举性的非自足句法组合形式纳入统一的观察视野,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类考察。
第一章就现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评述,说明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理论方法取向。
第二章对现代汉语黏着词组进行多角度分类。区分:内嵌性黏着词组与外置性黏着词组,定位性黏着词组与非定位性黏着词组,前置定位词组与后置定位词组,加词性、体词性、谓词性黏着词组,粘合式黏着词组和组合式黏着词组,独用性黏着词组与呼应性黏着词组。
第三章考察各种定位性黏着词组,分析现代汉语中前置性黏着词组、后置性黏着词组的基本类型,分析功能制约因素。
第四章考察各种非定位性黏着词组,分析定心结构、状心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主谓结构等句法构造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非定位性黏着词组的结构及其功能。
第五章对现代汉语的对举结构进行多角度分类。区分熟语性对举与非熟语性对举、并立性对举与依存性对举、互依性对举与偏依性对举、叙述性对举与元语性对举,并讨论对举结构的封闭性与开放性。
第六章系统考察互依性对举结构及其中的各种非自足句法组合形式。对非常规组配、非常规语序、同语自述性组合、回环式对举、明示语义互补关系的对举结构、呼应性对举结构、对举式分配句、对举性体词谓语句、分说性无定NP主语句等分别进行具体讨论。
第七章系统考察偏依性对举结构及其中的各种非自足句法组合形式。对自由度不同的单位的对举、极性词的正反对举、有界成分与无界成分组合的正反对举、反义词无标记项与有标记项的对举、“非极性词”肯定式和否定式的对称与不对称、元语性对举等分别进行具体讨论。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总之,本文运用马庆株先生倡导的语义功能语法理论,借鉴认知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构式语法等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遵循形式与意义结合、归纳与演绎结合、描写与解释结合的原则,具体研究现代汉语中各种非自足句法组合形式的结构和功能,立足于在语言事实的广泛考察、细致描写基础上进行规律总结,并努力对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功能的制约因素等从语义、语用、认知等方面做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