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及孤岛工作面防水隔离煤柱留设理论基础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1848668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水隔离煤柱的合理留设是采空区积水防治的关键技术,与煤层赋存条件、煤及上覆岩层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工作面布置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建模及现场验证等手段,针对防水隔离煤柱的合理留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采场应力重分布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考虑了煤体破坏形式,将防水隔离煤柱分为极限平衡区—弹性核区—水压破坏区,为进一步分析和确定防水隔离煤柱整体宽度构建了合理的框架;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和抛物线型强度准则,采用分离变量法,确定了极限平衡区宽度;考虑矿压、水压作用,选用统一强度理论,采用半逆解法,确定了弹性核区宽度;考虑水的浸润软化作用,确定了水压破坏区宽度;通过力学建模量化分析了采空区宽度、煤层埋深、地应力、水压等赋存地质因素以及煤柱高度、煤岩体拉压强度、浸水弱化性、煤体孔隙变形能力等结构强度因素与防水隔离煤柱宽度关系;为方便实际工程应用,编写了防水隔离煤柱留设程式,讨论分析了留设参数的选取原则和计算方法,为现场实际煤柱留设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指导;为获取防水隔离煤柱力学模型参数,进行了抗压强度点荷载实验及抗拉强度、地应力水压致裂试验,为模型参数分析及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将本文研究成果应用于董家河矿防水隔离煤柱留设工作,计算得到极限平衡区宽度为2.83m,与该矿钻探队超声无损探测结果相近;面间防水隔离煤柱整体宽度为30m,与前期预留防水隔离煤柱整体宽度相符。本文基于以上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防水隔离煤柱留设体系,为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了借鉴性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该类问题的研究体系铺设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四川南桠河发电厂在某些非正常运行工况下的运行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考虑主磁路饱和的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论证了饱和模型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并以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含电网、发电机、励磁系统、调速系统等在内的发电厂系统统一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Saber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本文利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对下列几种发电机非正
大型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枢纽设备,它承担着电压变换、电能分配和传输的任务,利用它可以把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联结在一起,组成复杂的电网或庞大的电力系统。随着我国电力工业
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和各行各业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用户的数量和用电量都在迅速增长,用电管理工作日趋复杂,传统的用电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形势,原因在于信息的传递和更新不及时,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很繁琐,易出差错。国家电力公司要求各电业局实现精简、优化人员的目标,对供电体系的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作者开发了一套电能量管理系统软件,旨在提高用电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由于结构材料初始缺陷的存在以及荷载和环境的共同作用,结构在经历了一段长时间或受到某种自然灾害后,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现象。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建筑结构处于带
论文对消防泵控制系统进入了深入研究。对消防系统的构成,灭火系统的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出完整的消防泵控制器系统。 论文通过对比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