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及防范研究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为起点,重大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导致我国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我国社会舆论的焦点问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心理逐渐蔓延,这不仅折射出食品生产企业的诚信生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都存在重大的不当行为,这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进而对我国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产生质疑。当前我国已经呈现出风险型社会的特征,食品安全风险正日益演变为我国最大的社会风险之一。其实许多食品安全事件本身对社会所造成的威胁并不大,但由于部分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对事件的虚假报道和夸大炒作,使食品安全风险问题产生了涟漪效应和社会放大效应,误导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的判断,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观认知往往显著高于实际的风险水平,造成消费者主观上的风险认知与客观上的风险之间形成较大的偏差。食品安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向消费者提供及时、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不仅可以消除风险认知上的偏差,同时也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恐慌心理进行积极干预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治理与防控来说,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构建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针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同时根据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搜寻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将食品安全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水平,还可以最大程度地遏制媒体对公众的误导,避免食品安全恐慌心理的发生与蔓延,进一步对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政府及企业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对构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主要基于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的视角,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能力及其防范水平的途径。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主要从消费者风险认知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搜寻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理论介绍与文献综述,对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研究方面,首先从宏观层面上,以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政府对食品质量的监督抽检结果和消费者的主观认知三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的总体态势;其次从微观的层面上考察了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结合结构方程深入研究消费者风险认知的机理;再者研究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搜寻行为,总结了其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挖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机制,进一步运用模糊集理论同时结合实验决策分析方法识别出关键的影响因素,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提供实证的支持;最后根据实验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运用随机N价实验拍卖机制对消费者所获取的安全信息进行拍卖,根据消费者对不同安全信息的补偿意愿出价,从而推断出不同安全信息对消费者风险认知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情形依旧严峻,客观上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趋于好转,但由于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的食品安全形势出现了偏差;(2)消费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具有较高的风险认知,大部分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缺乏信心。其中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夸大报道对消费者风险认知的影响力最大,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成效对消费者风险认知的影响最为显著;(3)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信息可以有效降低其风险认知,同时对食品安全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但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并不高;(4)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关注的类型,主要有外观新鲜、保质期、兽药残留标准和有无检疫标识。消费者获取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渠道主要有:购买经验、亲友介绍和产品包装标识,其次是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对于信息来源,消费者最信任自身的购买经验以及来自亲友介绍的信息,对于专业机构、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协会的信任程度持中等水平;(5)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搜寻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程度、对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对健康关注程度、购买频率、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食品品牌和食品有无质量安全认证等七个因素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6)信息可追溯和有机质量认证可以有效地降低消费者对食品风险认知水平。同时在风险信息交流中,一旦先释放了负面信息,会极大地影响消费者的风险认知,即使后面发布的正面信息可以降低风险认知水平,但对风险认知降低的幅度远不及负面信息所造成的上升幅度。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供应、规范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等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为:(1)依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以猪肉消费为案例,对同一消费者样本的两种不同安全信息的补偿意愿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消费者在不同信息下支付意愿的异质性;(2)在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领域中,采用模糊集理论结合实验决策分析法识别出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搜寻行为的7个关键因素;(3)在研究不同安全信息对消费者风险认知的影响中,运用随机N价实验拍卖法,模拟市场环境,避免了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所导致的假想性支付意愿高于实际支付的缺陷。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不同时间外周血中有核细胞膜表面FXIIIA的表达情况,着重分析急性血栓时上述细胞膜表面FXIIIA表达,并探讨体外裂解血栓的方法,以方便进
在酒泉、通辽、绥化3地同时进行了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行距是影响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播种第2年30 cm行距的
高校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现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的社区之一。校园BBS、校园博客、贴吧、百度论坛以及出现的"易班"等网络交际方式的出现大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学
以豆粕为蛋白原料,通过硫酸水解、氢氧化钙中和制备了复合氨基酸。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柠檬酸、复合氨基酸等为螯合剂,对中微量元素进行螯合反应后,加入适量的大量元
以初始质量(5.28±0.03)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Selenka)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56d的摄食生长实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1.00%和2.00%的壳寡糖(Chitosan oligo
近年来,城市综合水问题目益凸显,"海绵城市"应运而生,而涉水灰绿基础设施是承载水的重要载体,如何充分调动涉水灰绿基础设施构建海绵城市,解决城市综合水问题是研究的新方向
软PLC技术是一种基于PC的新型控制技术,与传统PLC相比,它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强大的网络通讯能力和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较好地满足现代工业自动化的要求,是目前工业自动化
职业生涯决策是个体一生发展中必经的重要抉择之一,决策的结果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生活方式。尽管长期以来多数职业生涯决策理论强调决策者的绝对理性,但动机,
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科、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i(Berk.EtCurt)Rost]侵染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发生最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病害。由于黄
本论文以空气氧作氧化剂,在含CeO2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体系上对异辛烷中有机硫化物的催化分子氧氧化脱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Pt/CeO2、CuO/CeO2催化剂脱硫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