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技术发展,个人信息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广度和深度更加广泛深入,消费者个人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发挥了新型工业血液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增强企业经营效率;另外一方面具有公共管理职能部门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提升公共管理能力,消费者个人信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使得更多的信息被互联网记忆、存储、传播,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加大,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时常发生,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了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的共同选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纾解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之间的冲突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消费者个人信息基本概念为视角,介绍了新时代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典型特征,剖析当下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的典型类型,立足于国内立法实践,结合域外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实践,针对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理论现实问题,提出保障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的参考意见。除去引言、结语、致谢部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概述,对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涵作了基本介绍,阐述了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所具备的三个特征,即:规模化、系统化和深度化。其次针对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所处的现实状况以及主要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是阐述了消费者个人信息面临的主要侵权行为,并对该类典型侵权行为的原因做了简单剖析。第二部分为对我国目前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梳理,首先梳理了立法现状,并且对立法、执法、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主要包括:立法缺乏可操作性、消费者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界限不明、知情同意原则现实困境以及破产企业个人信息归属不明,司法救济困难重重等问题。第三部分为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域外经验借鉴。主要考察了欧盟和美国最新立法变化,思考美国以及欧盟不同的司法模式下的经验,以图为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提供指导经验。第四部分是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建议。本部分主要是针对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域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