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转债定价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0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是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它融债券和股票的优点于一体。近年来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发展迅猛,选择一种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现状的可转债定价模型既是投融资者迫切的愿望,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急切需要。然而,目前国内可转债定价的理论研究仍然进展缓慢,主要问题如下:第一,简单套用国外模型,缺乏对我国实际情况的针对性;第二,实证研究所选用的样本数目偏少,通常只有个别优质转债,缺少对于整个转债市场的分析,缺乏说服力。而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希望能有所收获。本文从国内外可转债定价模型的发展演进入手,分析各模型的特点与不足,然后针对我国可转债市场与条款设计的特殊性,对我国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数值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模型的应用条件、参数估计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我国可转债特色的定价模型。经过分析和比较,笔者认为单因素股价信用风险定价模型最贴近我国市场的情况。而这方面的代表为Tsiveriotis&Fernandes(1998)提出的模型,简称TF98模型。因此,笔者在TF98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市场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模型相关参数或执行条件进行修正。最后,采用二叉树数值方法,针对2008年1月至3月份深沪上市公司可转债的理论价值做实证研究,并对理论价值与实际市场观测值进行比较。结论是该修正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实际市场观测值的平均偏离率为4%以内,并且发现我国目前的转债市场比较理性,不存在明显的整体低估或高估。另外,实证结果也显示出我国转债的发行初期存在明显的炒作情况,但进入转股期后转债价格逐步回归理性。
其他文献
<正>在现代经济中,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部门处于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地位。当银行体系出现挤兑危机时,政府的干预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论证了具有内生性的金融
本文从中资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四个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中资银行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中资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具体分析了入
<正>声音嘶哑患者一半以上是声带良性病变所致。治疗上复杂而且矛盾,很难用单一解剖和功能的概念解释。有多种病症可致发声异常:先天畸形、炎性病变、良恶性肿瘤、功能性病变
<正>[公布日期]2009·4·21[文(令)号]法发〔2009〕23号[类别]程序法·民事诉讼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