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与阔叶树种混合凋落叶分解的酶活性特征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凋落物分解是维持人工林养分平衡和长期生产力的关键。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酶类对于驱动凋落物分解,释放养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营造针-阔混交林被认为是加快人工林凋落物分解、促进养分循环、改善针叶纯林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本研究以马尾松与3种阔叶树种(香樟、檫木、香椿)的混合凋落叶为对象,研究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在不同树种丰富度、不同树种组合和不同混合比例下的变化特征,以期为马尾松纯林转化为混交林筛选出合适的伴生树种及混交比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整体上,凋落叶累积质量损失与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及脱氢酶活性呈极显著二项式规律(P<0.001),其中β-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活性对凋落叶累积质量损失的解释度最高,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及酸性磷酸酶次之,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低。(2)阔叶树种丰富度的增加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单一马尾松的分解,且树种丰富度越高越有可能利于不同凋落叶间的快速融合,建立起养分和微生物互补的联系,从而提高酶活性,加快分解。(3)酶活性因与马尾松混合的阔叶树种而异,且树种组成对酶活性的影响要大于丰富度;无论香椿单独与马尾松组合还是与香樟、檫木搭配起来与马尾松组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酶活性的提高,从而促进分解;3种阔叶树种对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大小表现为香椿>香樟>檫木。(4)相比于单一马尾松,马尾松分别与香樟、檫木以8:2、7:3、6:4混合的酶活性在整个试验期内呈先抑制后促进的规律;马尾松+香椿以6:4混合对碳、氮循环酶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马尾松+檫木+香樟、马尾松+香樟+香椿、马尾松+檫木+香椿组合以6:2:2、6:1:3、6:3:1混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酶活性提高,尤其是马尾松+香樟+香椿、马尾松+檫木+香椿能在前期对碳、氮循环水解酶活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马尾松+檫木+香樟+香椿以7:1:1:1、6:1:2:1混合能较好的促进碳、氮循环水解酶活性。(5)分解前期,与碳、氮循环相关水解酶活性主要与凋落叶初始C、N、P、N/P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N、木质素、木质素/N极显著负相关(P<0.01)。随着凋落叶的分解,基质质量不断变化,初始质量与各酶活性的相关性也逐渐发生改变。整体上,与碳、氮、磷循环相关水解酶活性均与pH负相关,各酶活性均与含水量正相关,且呈极显著一次函数关系(P<0.01)。综上,马尾松+香椿组合以6:4,马尾松+香樟+香椿和马尾松+檫木+香椿组合以6:2:2、6:3:1、6:1:3,马尾松+檫木+香樟+香椿组合以7:1:1:1、6:1:2:1比例混合有助于碳、氮循环水解酶活性在前期迅速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马尾松纯林的养分循环。
其他文献
抑制新血管增生是近年来治疗癌症的一种途径.新血管增生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期、子宫内膜再生期及伤口愈合期.然而,在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部位,也可以观察到新
目的 探讨茯苓极性提取物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大鼠神经递质和昼夜节律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MS模型组、阳性药盐酸文拉法辛组
评述了扫描电镜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有关仪器的最大改进可以总结如下:(1)采用了数字图像记录系统,扫描电子像的质量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增强技术而大为改善;(2)整个扫描电镜完全由计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包括BsmⅠ,ApaⅠ,TaqⅠ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成年男性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维普网医学文
在分析主控室联锁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核电厂控制模式联锁切换方案。根据所提方案,给出了KIC/BUP和MCR/RSS切换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并对联锁系统主要性能进行分析
不同的文化观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模式。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文化变迁,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当在民族文化整合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民主化、科学化。
近年来,浙江省松阳县沿坑岭头村和平田村等通过充分挖掘、有机融合、合理整合传统村落的农耕生产、生态宜居以及淳朴乡风等多元性价值,有效地促进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与传
【正】 (二) 1950至1964的十五年为龙学发展时期。此期内出版的重要专著有王利器的《文心&#183;雕龙新书》(1951)、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1958)、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
近几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产后缺乳的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婴幼儿的身心健康。笔者辨证分型治疗产后缺乳30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泉州梨园戏起源于唐宋,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被目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尤其是宋元南戏的诸多文学,演出形态,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