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标志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不仅代表了产品的产地,还能体现一个产品的质量和声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使得地理标志产品逐渐受到重视。我国已经申请注册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中有90%以上是初级农产品,跟注册前相比,其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其经济效益要比普通农产品高出25%以上。因此研究地理标志产品能帮助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效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为扶贫攻坚工作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武陵山片区遍布着丰富的名优土特产、地理标志产品、民族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民族手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资源优势。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为研究对象,在归纳地理标志产品概念、价值及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开发现状,本文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武陵山片区获得登记的地理标志产品有189种,且在保护及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例如政府部门通过政策、资金等支持大力扶持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积极打造出了“地理标志产品+乡村旅游”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还通过电视、报纸、新闻、博览会、微博等多种广告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和推广,企业开始积极申请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农民也逐渐意识到地理标志产品能带来增收,开始主动宣传地理标志产品,部分地理标志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业链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延伸。但同时也发现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差、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聚集度低,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难以形成,开发程度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因此,最终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制定地理标志地方保护制度、建立质量跟踪管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品牌宣传和消费引导、持续培养龙头企业和壮大中小企业、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提升产业价值链等有效方法。希望为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