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企业升级路径及评价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EM生产方式已经为我国带来了巨大商机,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这种生产方式因没有自主品牌、只做生产制造、市场和技术在外使得利润较低,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逐渐的上升,使得其利润更加低。同时OEM企业过分依赖国外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许多OEM企业停产倒闭的现实,暴露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经营风险。由此OEM升级势在必行。   文章首先在OEM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下提出了OEM企业升级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全球价值链理论、外包理论、产业升级理论得出了OEM企业升级的两条路径(品牌路径和制造路径),并从行业角度和起源角度定性分析两条路径适合的企业类型;接着根据波特竞争模型从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宏观和微观环境)两个维度上初选出OEM企业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初选,得到评价OEM企业升级的指标体系;第四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评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评判矩阵,判断两升级方向的优劣;第五文章指出企业仅仅有正确的升级路径而没有可行的实施步骤是不能保证升级成功的,因此提出了两路径的升级形式和升级步骤;最后文章用案例来证实前文的观点。   文章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升级路径,然后综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判断具体企业的升级方向,最后提出了可采纳的升级形式和步骤。
其他文献
创新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热点,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学者的关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城市作为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载体,在当前经济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更需加大研究力度。城市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来体现的,因此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以通过城市间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更清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建筑业采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科技进步贡献率低,资源能源消耗量巨大。本文结合江
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是人们为了提高生产和办公效率,针对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常规活动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将业务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并按照
近几年我国非常规突发事件频发,诸如山体滑坡事件,危险品爆炸,食品安全事件,地震以及泥石流灾害等都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破
自从1959年美国曼库索第一次提出企业孵化器的概念,这种为新产品和小企业诞生与成长提供帮助的组织形式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全世界已建立起数以千计的企业孵化器实体。国外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