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伊犁纪行诗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727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诗人洪亮吉在遣戍伊犁期间,创作《万里荷戈集》《百日赐环集》,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诗人遣戍经历,对诗集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本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意义,说明研究背景、现状以及方法思路。正文第一部分概述洪亮吉家世、生平经历及作品;第二部分研究诗人遣戍期间交游酬唱活动,分析洪亮吉与友人的唱和诗作,并探究诗人因生活的变化产生的情感律动。第三部分通过阐述诗人去往伊犁——抵达伊犁——离开伊犁时的相关诗歌创作,研究诗人在不同境况下生发的不同心态,包括:羁旅思乡的愁苦、面对伊犁壮美山色的惊喜、以及归乡时的惬意。第四部分分析洪亮吉伊犁纪行诗的艺术特色,包括众体兼备的诗歌体式、多样的艺术手法、独特的诗歌语言及豪迈奔放的诗歌风格。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抑郁症患者群体中罹患“双相抑郁症”及有双相抑郁倾向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1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健康报》《南方周末》关于抑郁症的新闻报道,抓取和整理了社交媒体“知乎”中抑郁症议题下用户的提问内容,整合出了双相抑郁症患者群体消极悲观、背离社会期待、社会秩序中的危险因子等媒介形象。随后,针对对抑郁症不甚了解的普通受众和抑郁症患者本人、周边亲友、专家学者这类对抑郁症较
学位
《乡言解颐》是清代的一部笔记体专书,书中辑录京津地区的熟语歌谣,地域色彩浓厚,熟语产生和广泛流传于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口语交际中,是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民俗风俗的集中反映,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乡言解颐》中的熟语歌谣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书熟语从基本类型分析、语义类型和文化内涵三个角度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乡言解颐》所收录熟语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对《乡言解颐》所收录熟语按
学位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各指标与热射病患者肝损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血栓弹力图各指标对热射病患者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劳力性热射病患者95例,根据是否存在肝损伤分为未并发肝损伤组(55例)与肝损伤组(40例),使用TEG仪器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记录TEG参数-反应时间(R)、凝集时间(K)、α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综合指数(CI),全自动生化分
期刊
许衡直讲体文献,主要是指由许衡所撰的《大学要略》《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大学要略》《大学直解》《中庸直解》是元代初期,汉族儒士许衡为适应向汉化程度较低的蒙古贵族传播儒家文化所著的三篇教育讲义。通过研读这三篇直讲体文章可以认识宋元时代汉语的基本面貌,对元代社会、历史、思想和文学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实用价值。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三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许衡的理学思想方面,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不够全
学位
目的:探究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早期凝血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测,观察组接受TEG检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凝血障碍诊断时间,以及诊断率、输血前后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参数(观察组)、血制品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凝血功能障碍诊
期刊
评书是反映大众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传统民间口头表演艺术。“北京评书”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21世纪初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娱乐活动日益多样化而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单田芳是北京评书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对推动评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单田芳《三侠五义》的音频演述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口头诗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揭示评书演述过程中程式与典型场景的规律和重要作用。通过对单田芳
学位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逐年加剧,人们对全日照料养老机构的服务需求也在发生一些转变。过去的机构养老设施以提供居住和护理服务为主,针对老年人的医养、康养环境需求建设相对薄弱。本文基于疗愈环境理念,对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疗愈空间的环境感知设计进行探讨,分析疗愈空间使用者的认知反应影响因子,通过改变相关因子提升空间的疗愈性,并总结养老设施中疗愈空间的优化设计原则。
期刊
明代诗人金幼孜永乐八年(1410)扈从北征,途中创作诗歌二百零五首,回京编成《北征诗集》。本文以此诗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诗人的北征经历,对诗集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阐释。本文共分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意义,论述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与思路。正文第一部分介绍金幼孜生平及《北征诗集》的成书背景。通过对金幼孜家世背景、生平事迹、创作的考述,了解金幼孜的为人及《北征诗集》的创作背景,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
学位
元曲语言通俗易懂,是元代口语的代表。《元曲选》是明人臧懋循所辑,作为戏曲界的瑰宝,它收录的杂剧数量大、题材范围广、词汇丰富,表现出了鲜明的口语性,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元代杂剧与元明词汇面貌。《元曲选》因其极高的文献价值和独特的语言价值,近年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文学、文献学、语言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就词汇而言,在复音同义词方面还有研究空间。本文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六部分进行研究,首次
学位
《开平四集》是袁桷于仁宗延祐元年(1314)到至治二年(1322)期间,四次扈从蒙古帝王巡行至上都,所作《开平第一集》《开平第二集》《开平第三集》《开平第四集》的诗集总称。袁桷在该诗集中,首次详细地展现了南方文人眼中的上都形象并对扈从文臣在上都的生活有所记述,在诗歌内容和创作形式上开风气之先。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它的出现对于上京纪行诗创作的兴盛与元代诗风嬗变的历史意义明显。鉴于此,本文将以《开平四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