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白垩系火山岩储层特征与成储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山岩是黄骅坳陷中生界重要储层类型之一,也是大港探区中生界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层位,但探区内有关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常规孔渗、压汞、全岩地化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录井、测井、地震剖面、岩心岩屑、试油试采等资料,对黄骅坳陷白垩系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和发育规律、火山岩储层特征以及储层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火山岩储层类型,剖析不同类型火山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和成储机理,建立不同类型火山岩储层成储模式。不同类型火山岩储层成储差异性分析可以有效指导坳陷内中生代火山岩潜山油藏勘探。结果表明:(1)黄骅坳陷中生界火山岩集中分布在早白垩世,晚侏罗世分布十分有限。早白垩世火山岩岩性复杂(3大类10小类),岩相多样(4类岩相7种亚相)。岩性以火山熔岩类的安山岩、玄武岩最为常见,岩相以溢流相的板状熔岩流亚相为主。火山活动分为两个旋回4个期次;(2)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裂缝3大类13小类,以杏仁体内孔、次生溶蚀孔、构造裂缝、风化裂缝最为常见。储层总体上属于中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强,毛管压力曲线分为Ⅰ类-平台型,Ⅱ类-长斜坡型,Ⅲ类-短斜坡型三种。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复杂(12种),成岩作用阶段依次划分为冷凝固结成岩阶段、岩浆期后热液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埋藏成岩阶段四个阶段,其中表生期的构造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和埋藏期的充填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3)岩心和MFW等化学风化指数显示,火山岩整体上变现为弱风化特征。CIA、CIW、WIP等风化指数在垂向上呈规律性变化。不同岩性、岩相含油性不同、成藏概率存在差异。黄骅坳陷白垩系安山岩成藏概率最大,最易形成储层;(4)岩性岩相类型、风化淋滤作用、构造作用是影响黄骅坳陷白垩系火山岩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发育的优势岩性是安山岩,优势岩相是溢流相的板状熔岩流亚相。靠近不整合面和大断裂的火山岩储层储集性能最好;(5)黄骅坳陷白垩系火山岩储层类型分为原生气孔型、风化淋滤型、埋藏溶蚀型三种,每种类型储层成岩演化过程与成储模式存在差异。原生气孔型储层主要受原生成岩作用控制,保留大量原生气孔,断裂不发育,地层展布稳定。风化淋滤型储层靠近不整合面,储层经构造作用抬升后暴露地表,遭受风化淋滤作用,发育构造裂缝、风化裂缝以及淋滤溶蚀孔。埋藏溶蚀型储层靠近大断裂,储层经构造作用抬升后直接被埋藏,在埋藏期古近系有机酸性流体沿着层理面、大断裂进入火山岩内部,与火山岩中的易溶矿物发生作用形成大量溶蚀孔。
其他文献
杭锦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勘探的重要阵地,其上古生界地层发育大规模的致密砂岩气储层,但杭锦旗地区储层发育规律不明,改造过程复杂,空间上表现出非均质性强的特征,有利储层的控制因素和平面分布特征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包括实测物性数据在内的分析化验资料、以及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合碳氧同位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重
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观测,结合前人已总结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鲁西地块中生代以来拆离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采用相似性理论,分析研究区中生代以来拆离断层深部发育模式和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区拆离断层走向为NW向和近EW向,由南到北近平行排列,浅部倾角较大,在深部倾角逐渐变缓并拆离滑脱,控制了凹陷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沉积。断层中常见断层角砾岩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尚未发现工业油气流。中部隆起区中-古生界是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重点。但是,由于缺乏钻井,中部隆起区中-古生界地层发育情况、沉积相类型及演化一直处于推测阶段,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本论文以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区首钻-CSDP-2全取心井(全球海洋科钻全取心最深井)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观察、古生物鉴定、薄片鉴定、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等方法,结合下扬子板块苏北-南
为了能够更好地预测低勘探区砂砾岩的展布,利用三维地震、钻/录井、岩心等资料,系统分析渤中凹陷沙东南地区古近系砂砾岩沉积特征与分布规律。在利用地震反射特征、测井、岩心识别层序界面的基础上,识别出3个二级层序界面(T8,T5,T2),3个三级层序界面(T3,T3M,T3U)。通过单井层序地层分析、连井层序地层分析、井-震结合分析,建立渤中凹陷沙东南地区古近系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综合运用常规地质手段(岩心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南部缓坡带沙四上亚段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之一,其中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岩及膏盐岩等多种沉积体系交互发育,成岩作用与储层特征研究对于这种复杂沉积体系的油气勘探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沙四上亚段发育12种岩相类型:灰色块状杂基支撑砾岩相、灰色块状含砾砂岩相、灰色交错层理中-粗砂岩相、灰色平行层理粉-细砂岩相、灰色块状灰质砂岩相、灰色块状砂质灰岩相、深灰色块状颗粒灰岩相、灰色块状生物格架
混源油比例定量分析对于判识不同成藏期的油源贡献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一种快捷确定混源油贡献度的方法,本文采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和碳同位素对混合原油贡献度进行了定量表征。以东营、渤南地区为例,通过γ蜡烷/C30霍烷、Ts/(Tm+Ts)、Ts/Tm及C2920S/(20S+20R)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对沙三、沙四段原油进行了的原油组群划分与油源对比,并对原油类型和成熟度进行了限定。
本文以黄骅坳陷中生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区域地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孢粉等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黄骅坳陷中生界的地层特征、沉积相特征、沉积相展布以及有利砂体展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黄骅坳陷中生界测井响应、录井数据以及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岩心观察与分析、结合孢粉数据,将黄骅坳陷中生界划分为4个层位,分别为中下三叠统、中下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其中中下三叠统主要发育粒度偏细的紫红色砂
石油充注对胶结作用的影响是石油地质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次研究以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四上亚段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铸体/荧光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包裹体分析、背散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原位微量元素及Sr同位素分析、微钻取样C,O同位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探讨研究区碳酸盐胶结物的来源及成因和碳酸盐胶结-石油充注序列。运用实例分析及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影
本论文以苏北盆地走滑构造为研究重点,在构造地质学、地震勘探原理、石油地质学等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应用苏北盆地的区域地质资料、测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较为典型的走滑构造进行剖析,明确了苏北盆地内走滑构造的平面和剖面几何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明确了苏北盆地内走滑构造成因,分析了走滑构造对油气分布的影响。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
本文以黄骅坳陷下古生界为研究对象,在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古地貌学等理论指导下,通过周边地质剖面考察、岩心观察及镜下鉴定、测录井、地震等资料的运用,对黄骅坳陷下古生界的地层划分及展布规律、沉积相划分、沉积相展布、储盖组合类型以及有利储盖区预测进行了精细的研究。研究区下古生界地层发育岩性多样,包括灰岩、白云岩、膏岩、泥岩等。其中灰岩可划分出泥晶灰岩、泥质灰岩、条带灰岩、豹斑灰岩、生物碎屑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