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肺泰胶囊维持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气虚痰瘀证的生存质量和无疾病进展时间的影响;2)应用SELDI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血清中构建NSCLC气虚痰瘀证的诊断模型并筛选疗效相关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方法:按标准入选完成规定疗程数的放、化疗后1个月后复查病情稳定的中晚期NSCLC气虚痰瘀证患者62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肺泰胶囊维持治疗(口服4粒,每日3次),对照组随访观察。定期评估客观疗效、临床症候疗效、体力状况、生存质量,随访统计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组间临床特征、症状缓解率、体力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分别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协方差分析,PFS比较采用Kaplan-Meier分析。健康对照组来自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健康志愿者,共7例。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 flight masspetrometry,SELDI-TOF-MS)技术,以IMAC3芯片结合血清蛋白质,分析30例NSCLC气虚痰瘀证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以及7例健康人群血清样品,获得蛋白质表达图谱。用Biomarker Pattern软件分析蛋白质荷峰,构建NSCLC气虚痰瘀证的诊断模型并筛选疗效相关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结果:1)入组62例,治疗前二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截止最后随访时间2008年10月28日,共2例出组。实际可评价疗效病例60例。2)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候评估、体力状况改善率分别提高了36.6%(Z=-2.632,P=0.008)和26.7%(Z=-2.182,P=0.029);两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r=0.917,P<0.001);生存质量得到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PFS分别为6.23个月和4.67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延长了1.5个月,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48)。3)治疗前NSCLC气虚痰瘀证患者与健康人蛋白表达存在差异:在质荷比(M/Z)1.0~10 ku范围内,找出180个蛋白峰,其中84个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判别NSCLC气虚痰瘀证患者与正常人的M/Z 3320.54蛋白质质谱决策树检测模型,该模型敏感性为97.30%,特异性为91.89%。比较了吸烟与非吸烟、不同病理类型以及分期之间的NSCLC患者之间的蛋白质表达谱,发现吸烟患者血清中有3个蛋白峰呈高表达(M/Z3009.87、3222.21、3679.55);鳞癌患者血清中12个蛋白峰呈高表达(M/Z1023.84、1026.04、1038.65、1058.25、1075.99、1079.56、1099.55、1103.95、1106.40、1109.12、1557.443、2123.47、2139.75、33631.66);Ⅲ期患者血清有5个峰呈高表达(M/Z 1189.78、1247.72、1250.71、2392.15、3093.49)。4.肺泰胶囊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比较,M/Z位于4877.31的峰值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1)肺泰胶囊维持治疗可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通过SELDI-TOF-MS技术检测发现肺泰胶囊可能通过调节特定的蛋白质峰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对发现的蛋白质荷峰标志物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可能找到治疗相关靶蛋白。2)应用SELDI-TOF-MS技术可以筛选出NSCLC气虚痰瘀证患者相关的血清蛋白峰标志,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可以对气虚痰瘀证型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判断。发现不同病理类型之间、不同病理分期之间以及吸烟与非吸烟的NSCLC患者之间外周血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蛋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