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合作办学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改革开放后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兴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兴起,国家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制度保障越来越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逐步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中外合作办学起步晚,发展历程短,基础较为薄弱,不管是在国家政策支持、办学条件,还是在师资力量、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上都还无法与公办院校竞争,加之现如今高校(特别是公办院校)都在不断的扩招,国外大学凭借雄厚的实力也蜂拥抢人,中国本土的生源在不断的减少,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SIAS国际学院”为例,通过对学校绩效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结合学校战略规划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绩效考评体系。随着SIAS国际学院学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在办学资质、办学特色、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国际化程度、办学效果上下功夫,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学校以教育为本,而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归根结底,SIAS国际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优质的师资力量。学校应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关键,如何采用符合学校战略目标管理的绩效管理应对激烈的优质师资力量的竞争,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SIAS国际学院的组织形式、基本情况出发,以SIAS国际学院员工绩效管理为实例,通过介绍学校实施绩效管理的背景和现状,在对SIAS当前绩效管理实施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下,找出学校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针对问题优化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发放绩效工资等方式应用绩效考核结果,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难点。通过分析SIAS国际学院绩效管理的现状,提高对学校绩效管理的认识,这一过程使研究与现实紧密的结合。最后根据发现的问题,对学校绩效管理制度和体系进行改进,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意见,总结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