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侏罗纪的燕山运动是盆地形成后最广泛、最强烈的一次运动,它对盆地浅层构造及局部构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了盆地腹部的中央背斜带,即车莫古隆起。 车莫古隆起的发育演化,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早侏罗世晚期一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初始发育阶段(J<,1>s~J<,2>x)。该阶段至受区域应力得作用,盆地腹部从西向东逐渐隆升将玛湖一石河子之间统一的坳陷划分成了2个相对独立沉积中心,车莫古隆起雏形基本形成。 (2)强烈隆升剥蚀改造阶段(J<,2>x~K)。中晚侏罗世是车莫古隆起的发育的高潮期。由于燕山中期的强烈作用,车一莫地区开始震荡抬升,隆起周缘超覆和剥蚀同时存在,后期上部地层遭受剥蚀,导致区内缺失上侏罗统及部分中侏罗统。而头屯河组遭受剥蚀范同更广,形成了贯穿盆地东两的地层剥蚀带。车一莫古隆起规模初具。 (3)稳定沉降隐伏埋藏阶段(K~N<,1s>)。白垩纪以后,车莫古隆起进入稳定沉降的阶段,整个准噶尔盆地已基本被夷平,车莫古隆起下伏埋藏,但仍然具有南北两倾的背斜形态,只是在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沉积时期,随着盆地北部掀斜幅度的变化,古隆起高点发生了南北向的多次迁移。 (4)掀斜改造调整破坏期(N<1t>~Q)。上第三系沙湾组沉积后,准噶尔盆地形成统一的前陆盆地,北部抬升,而南部剧烈下陷,古隆起遭受破坏,车莫古隆起逐渐演变为一南倾斜坡,仅局部高点残留。 车莫古隆起的发育演化,对腹部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意义。 (1)古隆起的发育,为腹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物源条件根据车莫古隆起的演化特征分析,中晚侏罗世,车莫古隆起区开始剧烈活动,直接剥蚀隆起部位,导致腹部地区由原来的沉积或沉降中心演变为一物源区,为其两侧尤其是南侧(坡度较陡)的沉积区提供了充足的物源。 (2)古高点在腹部的迁移,使腹部成为多物源沉积体系的交汇中心在古隆起的演化过程中,在南北向上表现为多次迁移,车莫古隆起中晚侏罗世初始形成时高点位于征沙村构造征1井区;白垩系沉积初期,高点开始逐渐向南迁移;但至早第三纪初,由于南部开始下陷,北部抬升,导致古隆起的高点义向北迁移,至晚第二纪塔两河组沉积末或沉积过程中背斜形态才逐渐消火。与古隆起的发育演化相一致,住隆区向凹陷推进的过程中高点也是有所迁移不同层系相对高点的变化导致物源体系有所变化,在该区形成多物源交汇沉积的特点。不同体系物源的交汇沉积,住同一区域形成多方位砂体(组)的尖灭,有利于捕获不同方向的油气供给。 (3)古隆起的演化过程,控制了圈闭类型及其分布 在莫古隆起呈阶段性演化,沉积与隆起演化有密切的耦合关系。车莫古隆起演化在水下低隆阶段伴随着多个上超沉积期,后期大范围削蚀。总的来说,车莫古隆起南翼为早超晚剥。现今南翼西部以剥为主,南翼尔部超剥结合。根据所处古构造发育时期沉积、剥蚀位置的差异,形成古残丘——双向尖灭、超覆(上超尖灭)、剥蚀(削截尖灭)以及多元结合的地层圈闭。同时在隆起翼部波折带形成大型岩性圈闭,圈闭类型丰富。 (4)长期具有背斜(鼻状)形态,为油气有利指向区 古隆起从中晚侏罗世形成以来,车莫古隆起一直到晚第三纪沙湾组沉积末长期具有背斜形态(鼻状)。北东向的古隆起是油气沿“梁”运移的通道,有利于较人规模的油气聚集形成。车莫古隆起为东北一西南方向的指进,西高东低时,西部封堵有效,也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5)古隆起的演化,控制了腹部油气的聚集和调整 在扭应立场和较强的挤压推覆应力场的作用下,车莫古隆起发育期间本身及其周缘地层长期遭受了巨人的改造力,造成层间断层和微裂缝的发育,这些断层平面上近东西走向,在垂交与断层的南北向二维地震剖面上,层间小断层较发育,一些断距较火的断层一直向_卜断至二叠系地层及其以下地层,这些断裂发育区形成了车莫古隆起南翼的地层破裂带,从而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并为油气的垂向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 侏罗纪晚期古隆起的剧烈隆升,造成腹部沉积地层火范围遭受剥蚀,包括永进地区西山窑组已经形成的油气藏在内的部分油藏遭受破坏,现今发现的油气为后期充注;古隆起在隐伏发育阶段,作为油气的指向区,同时构造高点也在不断迁移过程中,这个过程式是油气溢散的方式之一;古隆起背斜形态在新近系沙湾组沉积后,由于北部抬升而消亡,除南倾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受圈闭本身就能够北侧封堵外,古隆起构造油气仓内保留的人量油气向北调整运移。 古隆起的发育演化以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为准噶尔盆地腹部深洼区油气勘探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明确了腹部今后的勘探方向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古隆起演化阶段形成的地层超覆、剥蚀、砂体以及古风化壳保存至今的的古残丘等。由于位丁不整合面附近,具有更好的油气侧向接受条件。其中北翼受构造调整遭受破坏失去勘探意义,南翼则能够形成大中型油气田。 (2)古隆起南翼坡折带形成了白垩系大型超覆地层圈闭。而白垩系底块砂具有分布面积人、吃醋粗物性好0优点,是腹部不可替代的优质油气储运空间,能够形成大型油气田。是今后腹部取得大突破的基础。 (3)断裂发育带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域。古隆起的发育过程也是断裂产生的过程,住侏罗系内部形成人量断层,为油气输导、聚集成藏创造了有力条件。
其他文献
本文以重油溶解气驱油藏中的泡沫油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该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二维玻璃微模型实验观察了重油溶解气驱过程中微气泡的产生、运移、合并、破裂以
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位于克拉玛依油田白碱滩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一乌逆掩断裂南白碱滩断裂的下盘,根据八区开发井网的布局要求,井斜问题成为困扰八区的主要钻井技术难题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了江苏油田周43块水平井防砂工艺、防砂材料的选择以及防砂参数的确定。针对周43块水平井采用裸眼防砂管完井,需要选择合适的防砂材料和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的要求
本文特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了四点探讨,以供参考.
本论文通过实验分析了各种射孔弹对于不同岩心的损害情况、微裂缝的发育情况以及岩芯轴向和径向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并且施加孔隙和井眼压力进行对照分析;在射孔损害带建立了以微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对象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和地震解释技术的日趋成熟,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已从单纯的构造解释,向精确的构造解释指导下的储层预测、油藏描述等范畴发展。如何获取
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室内环境监控系统中可以改变以往监控方式的缺陷。物联网通过终端节点、监控中心点和路由节点相互合作实现实时的监控,在物联网技术设计时需要从这三方面
导管架作为钻井采油工作重要的设施之一,随着海洋石油行业的不断发展,经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其结构形态在重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往往具有更高的强度,直接的强度破坏通常不会发生,
擦窗机是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外墙的清理、维护和装修的机械。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擦窗机的市场需求也日益扩大。从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开始转向
有杆抽油的系统效率是衡量有杆抽油系统性能的综合性指标,有杆抽油系统效率的高低基本上反映了有杆抽油技术的总体水平,同时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实现水平反映了系统潜能的最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