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模式是指在一个群体内普遍发生的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思想过程,它对语篇的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哲学背景以及不同的语言系统,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偏向于形象思维,主观思维以及合一性的思维模式,而英语国家的人们的思维模式偏于抽象,客观而且善于分析。木文通过旅游文本的汉译英来探讨思维模式影响下的语篇结构。通过对单语旅游文木的分析以及对双语旅游文本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在不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汉语的旅游文本的语篇特点与英语的旅游文本语篇特点存在着差异。通常来说,在汉语的语篇中存在着较多“螺旋型”结构,而英语的语篇多为“直线型”结构;汉语的语篇结构通常是采用从一般性到特殊性的语序,而英语的语篇通常采用相反的顺序;汉语的语篇通常暗含“相合”之意,即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整体,而英语的语篇常常含有“相离”之意,认为人与自然是分别客观单独存在的;汉语的语篇偏向于具象化,而英语的语篇偏向于抽象化。在本文中对于中西思维模式和语篇结构的分析被进一步用于做旅游文本汉英翻译方法的探讨。这其中最主要的翻译方法是“结构性重组”,它是以英语思维模式以及语篇结构作为主要参考的一种翻译方式。除此以外,考虑到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增译”,“略译”以及“意译”也是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方法。采用这些翻译方法的目的是使英文的译文符合英语的思维模式和语篇结构,使译文更加起到吸引译语读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