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黑河引水系统水资源量分析及合理配置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乃万物生命之源泉,九曲黄河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八水绕长安成就了西安13朝古都的美誉。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却成为限制西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是一项以城区供水为主,兼顾农田灌溉、水力发电及防洪等综合效益,跨流域引水、综合利用的大型工程。该工程解决了西安城市饮水、农田用水及工业用水等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随着西安市经济发展及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用水量急剧增长,需要更深入的从配置、节约及保护等方面开展研究,综合提升水资源科学管理水平。论文从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和掌握水资源条件,充分挖掘黑河引水系统潜力,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并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确定合理城区供水量,完善对黑河引水系统的科学管理。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收集整理西安市水资源状况相关资料,并重点分析调查西安市城市供水的生命线工程----黑河引水工程现状及规划情况下可利用水源,包含如下河流:石头河、西骆峪河、黑河、就峪河、田峪河、耿峪河、甘峪河、涝峪河、太平河、高冠河、沣河、石砭峪河,以及引湑济黑和引乾济石调水工程。⑵在总结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城市供水传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非汛期基流量、汛期弃水量及水权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综合考虑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三方面因素,对黑河引水系统各水源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分析。为了充分挖掘黑河引水系统向城市供水的供水潜力,城市供水量采用不计管道约束及渗漏损失的方法进行计算。⑶结合黑河引水系统规划水源工程分析了未来可供水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一次、二次、三次供需平衡分析,并予以数学表述。建立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该模型为包括水量分析模型、经济分析模型、生态环境分析模型的多目标模型。为了求解这一大系统多目标模型,提出改进蚁群算法,该算法能够克服收敛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极值的弊端。将该模型应用于黑河引水系统,以期通过对该系统各水源的合理配置解决西安市供需水矛盾,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⑷市场及水价在水资源配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对水资源价值计算方法环境价值,最终计算得到现状水资源总价值为16.22×104万元,水价为2.27元/m3,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⑸系统分析了西安市旱灾特点,在综合分析西安市干旱典型年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由于干旱所带来的影响。对西安市现状年及规划年供水安全进行评估,可知规划水平年发生特大干旱时,全市城乡生活用水的保障程度仅达到94%左右,约有80万人饮水困难,需加强对应急水源建设的重视。并针对实际情况介绍了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实施情况。⑹计算黑河引水系统水资源总量及可供水量(包括多年平均量、50%、75%、95%等不同频率量),其中对调水工程(引乾济石、引湑济黑)分析计算其所在河流上水文站控制流域的径流量,引水断面以上控制流域径流量及可调水总量(包括多年平均径流量、50%、75%、95%等不同频率量)。对多配置方案进行分析确定,其中:现状及规划水源情况下黑河引水系统合理城市可供水量分别为71409.32×104m3和78890.27×104m3;考虑输水渠道约束后,现状及规划水源情况下黑河引水系统城市可供水量分别为36219.27×104m3和38346.07×104m3。
其他文献
潜伏感染是慢病毒逃脱宿主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的重要机制。宿主通过先天免疫以及获得性免疫抵抗外界病毒的感染。干扰素调节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扰素可以诱导一系列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力系统得到飞速发展,因而对继电保护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加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电保护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剧烈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水文时间序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破坏了工程水文学中一致性的前提。变化环境下正确认识水文序列的变化规律,识别水文序列的变异点
随着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区域水文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研究其变化规律和响应机理,协调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与泥沙控制的
大坝失事或破坏产生的洪水波将会严重影响大坝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溃坝生命损失评估已经成为了溃坝洪水风险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溃坝生命损失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