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结构。校本课程的独特之处在于整个课程的开发自主权始终在学校自己手中,课程的开发始终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的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因此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对学校特色化的建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成长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发展,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研究所在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其中的学生主要以农村学生为主,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是在外打工,因此他们基本都寄宿在学校,生活上由于家长对他们的健康生活教育相对较少,同时学校进行的国家课程中涉及健康生活的内容又相对匮乏,所以导致本校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与意识相对薄弱。本着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据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关理念,结合初中乡镇学校的办学特色,决定开展初中“健康生活”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健康生活”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为依托,首先对学校的当前情境形势、学生健康生活知识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向学生进行健康生活需求问卷调查,最后结合所有相关分析结果制定了初中健康生活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初中健康生活校本课程七个维度(健康体育与锻炼、社会交往、安全与意外事故的伤害与预防、烟酒毒品与药物滥用、青春期心理健康与安全、常见疾病及其预防、营养与健康)的教学内容。最后依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在学校初中六、七、八年级进行了健康生活生物校本课程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评价团体不断的进行阶段性的课程评价,并依据反馈结果对校本课程的下一步实施进行调整与完善,从而保证了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初中健康生活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过程,结合课程开发小组对整个课程的评价不难发现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有助于优化学校资源,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扩大了学校管理的自主权。有助于教师教师的专业精神和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仅深化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更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研究的能力。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需求,提升了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和相关的知识储备。加深了学校、家长、社会三方的共同合作与交流。同时总结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漏洞为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