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满足大容量、高速率、高安全性的数据传输要求,光通信与光互连技术应运而生,并对器件的集成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硅基光电集成被认为是集成光电子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目前多种硅基无源光器件已被实现。然而由于硅材料自身的缺陷,硅基有源光器件的实现往往需要其他材料辅助,才能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石墨烯是一种六方晶格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已被证实在光、电、热学等领域都有着相当优异的性能。将石墨烯与硅结合可有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大容量、高速率、高安全性的数据传输要求,光通信与光互连技术应运而生,并对器件的集成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硅基光电集成被认为是集成光电子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目前多种硅基无源光器件已被实现。然而由于硅材料自身的缺陷,硅基有源光器件的实现往往需要其他材料辅助,才能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石墨烯是一种六方晶格的单原子层二维材料,已被证实在光、电、热学等领域都有着相当优异的性能。将石墨烯与硅结合可有效地提升硅基光电子器件的工作性能,如拓宽器件的工作带宽、提升器件的响应速率等,并且基于石墨烯-硅混合波导的光电子器件的制备工艺与CMOS工艺兼容。另外石墨烯因其具备优越的饱和吸收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脉冲激光产生系统中,极大地促进了超短脉冲光源的发展。本文基于石墨烯的饱和吸收特性,开展了石墨烯-硅混合波导脉冲激光器的系列研究,实验上实现了在硅波导中直接产生脉冲激光,提供了一种片上脉冲光源的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加工制备了石墨烯-硅混合波导,对制备的器件进行性能表征,测量了混合波导在通信波段光学线性吸收和饱和吸收的特征参数。得出条形波导和脊形波导上石墨烯的线性吸收系数分别为0.1 dB/μm和0.045 dB/μm,该实验测量值与仿真计算值吻合。得出片上石墨烯饱和吸收体的饱和吸收阈值功率密度约为1 GW/cm~2,混合波导内载流子驰豫恢复时间约为48 ps。(2)基于石墨烯-硅混合波导设计环形腔脉冲激光器,在混合波导器件插损为~19dB的情况下,获得了脉宽为1.2 ps的锁模脉冲。通过调节泵浦功率和腔内偏振态,在同一根混合波导中分别产生了调Q、锁模及调Q锁模脉冲。波导光栅耦合器经优化后,混合波导器件插损约为11 dB,此时锁模启动的泵浦功率阈值为~45 mW。(3)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波导的集成型线形腔脉冲激光器,实现了重复频率为6.45 MHz脉冲光的产生,初步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单幅图像超分辨是一项基础的计算机视觉任务,旨在给定低分辨率图像的情况下恢复重建其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相比于低分辨率图像,高分辨率图像包含更多丰富且真实的细节信息,不仅有利于对图像的理解,而且对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其他任务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等,因而图像超分辨技术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随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成功应用,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
现如今,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各大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首选,合作规模逐渐扩大、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尽管如此,我国产学研合作仍然存在行业、企业参与严重不足、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的问题,这对我国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利影响,而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在知识、观念、目标等方面的异质性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已有学者关于主体间异质性视角的研究,多认为异质性是合作的动力基础,并聚焦于某一路
纳米线和量子点的载流子的运动分别在两个和三个方向上受到限制,展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能,在纳米技术领域已成为研究的热门材料。Si纳米线的高比表面积体积比和高效光吸收的特点,使其成为纳米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的骨干材料。此外,Ge量子点具有较强的量子限域效应,而且能与Si集成电路兼容。因此,Si纳米线和Ge量子点的集成在纳米光电子和微电子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纳米球光刻技术(NSL)出发,讨论了感应
活体光学功能成像能够在微创或者无创条件下在体观测生物组织功能参数,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多样化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需求,活体光学功能成像往往涉及不同的成像模式,如光谱成像、散斑成像、荧光成像等。尽管不同的成像模式可能采用多种不同功能和性能的硬件设备,以及不同的信号处理、重建方法,但从终端使用者的角度看,各种光学功能成像系统的软件平台在最终数据可视化及人机交互等方
互联网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也是一个竞争激烈和快速变化的行业,其软件产品服务模式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互联网软件产品一般不受地域限制,面向海量用户,更注重分析用户的行为和反馈,通过持续的软件产品优化、快速交付,为用户提供价值。互联网的这些特点对软件研发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研发组织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将需求变为可以快速交付的软件产品,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传统研发管理已经很难适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为其独特的磁学、催化、光学、电学、机械和生物学的特性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且纳米材料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二维材料是电子仅仅可以在两个维度上自由运动的纳米材料,例如超晶格、纳米薄膜、量子阱等。而二硫化钼是一种在光电子器件和纳米电子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二维材料。由于开发半导体器件的需求不断增长,二维材料的应变工程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对于各种各样的二硫化钼器件来说
自动提取人脸特征来验证人的身份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领域,但是人脸识别的效果依赖于人种的不同有很大的波动性。鉴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研究不同民族的人脸特征不仅能促进目前的人脸识别和检测,还能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将:这种特征保存起来,有利于研究民族相互融合、繁衍产生的新特征,更能为民族学、人类学等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神经网络随着2006年Hinton发表的论文火热至今,目前深度神经网络不论
在工程实践中,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复合材料板壳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以及板壳结构与周围声场组成的耦合系统的声振特性分析愈加重要。单一形式板壳结构振动特性的研究成果丰富,但是缺乏通用的统一建模方法简化研究过程。对于复合材料结构-声耦合系统来说,机械波在耦合界面处会产生能量耗散和波形转换等现象,这使得对声振耦合机理的研究变得异常复杂且研究成果相对匮乏。因此,本文先从结构域入手,建立复合材料浅壳结构振
2,4,6-三硝基甲苯(TNT)、2,4,6-三硝基苯酚(PA)、2,4-二硝基甲苯(DNT)等硝基芳烃类化合物是公认的爆炸物,在军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国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再者,硝基芳烃类化合物在烟花制造、化工、皮革、医药和染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生产,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露,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快速识别与检测该类化合物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在各类爆炸物
目的各种原因造成的视网膜组织细胞损伤最终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下降。减轻疾病过程中的炎症、保护营养视网膜神经细胞是目前多种视网膜疾病治疗研究的热点。间充质干细胞(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