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ademlia算法的SIP资源定位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和宽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多媒体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当前通信领域两个重要协议之一的SIP信令协议以其简洁、灵活、扩展性强等优点,受到众多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的青睐,并将成为下一代网络NGN中的核心控制协议,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大部分的SIP应用都依赖各种中心服务器来实现,例如注册服务器、重定向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等,属于典型的C/S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可靠性差、扩展性差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而基于DHT的P2P结构化网络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鲁棒性和自组织性,不存在传统C/S模式下采用服务器时产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问题。如何将P2P技术引入SIP协议,将P2P技术和SIP协议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技术优势实现SIP系统的自组织和资源查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如何使用DHT网络的分布性和自组织性来代替传统SIP系统的各类中心服务器,实现SIP资源的注册、查询和定位工作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在仔细分析P2P与SIP的结合方式以及组网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节点异构性等影响资源定位响应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Kadmelia算法的SIP资源定位模型。此模型以Lan为单位划分底层网络,由各个Lan的adapter节点通过Kademlia结构化算法组建的DHT网络进行SIP资源的定位和查找等操作,为底层的本地网节点提供SIP定位服务;然后按照RFC 3261扩展标准对SIP消息进行扩展,制定各类消息的生成规则,并对此模型的路由机制及节点、资源相关的关键算法进行设计;最后,实现此模型并进行实验测试,对此模型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定位时延等性能进行量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SIP系统的自组织,在保证可接受的网络时延的前提下,能够较好的实现节点定位和SIP资源查询,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便捷,商业活动越来越多样化,这也使身份认证方式的研究在实际生活中具有了重要的意义。签名认证是一种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一直
基于水产品易腐易变质的特性,其自“池塘到餐桌”上的整个流通过程,都要求处于特定的温度环境条件下,并且要求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水产品所处温度及该温度下的时长、温度变化频
学位
并行计算是提高计算机系统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MPI是目前开发并行应用程序的主要编程模型——消息传递编程模型的事实标准。Hadoop是一个在集群上处理大级别
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其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可视化技术产生现实环境中原本不存在的虚拟对象,并
在可用网络服务盛行的今天,网络服务标榜在组织内和组织间使用公共服务描述语言进行注册,基于用户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的服务质量(QoS)必须被推广。然而,最常见的注册和服务描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软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缩短软件生产周期和提高软件正确性已经成为了软件开发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寻求软件开发方法上的突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1]。发展至今,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
在传感器、无线通讯、分布式信息处理等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范畴越来越广泛。为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必需的路由协议研究工作已成为热点。
早在1996年IEFT(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就提出了移动Internet讨论稿,即Mobile IP协议RFC2002,该协议旨在解决当移动节点从一个无线子移动到另外一个无线子网时,保
形式化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规约,二是设计验证,其本质是基于数学的方法来描述软件系统及其属性的一种技术,为软件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提供了前提条件,目前已经成为软